读《李叔同传》随笔——美术教学的时代特征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情况 |



美术学科课程内容结构化,不同于以往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从“学习领域”到“艺术实践”;第二,“造型·表现”学习内容为“平面造型”“立体造型”“动态造型”“多维造型”,改变“绘画”“手工”“动漫”等提法,与当代美术发展方向相适应;第三,20项学习任务的设置,强调任务、主题、项目式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相对应;第四,每项学习任务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业要求相对应,每一学段均有与每项学习任务相对应的教学提示,并提出这一学习任务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大观念的要求,将“知道(知识与技能)”“能做(过程与方法)”“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以实现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目标。
其中,“综合·探索”艺术实践是指基于真实情境的任务、主题或项目,引导学生运用美术与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艺术实践活动。它分为四个层次:1. 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艺术实践融为一体;2. 以美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3. 重视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4. 注重美术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前一篇:高一师生寄语高三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