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知敬畏”。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敬畏之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不能忘。要敬畏教师职业,教师的劳动是满足教师个人生存、终身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要敬畏学校,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二是“懂学生”。我校学生自我要求更高,学习层次、能力水平以及求学背景与其他学校学生不一样。教师要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注意个性差异,要因材施教,关注全体,共同提高。
三是“有考向”。青年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一年高考三年备考的意识。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熟悉新教材、研究新高考。教师要带领学生自我分析,引导学生对高考考向精准把握。
四是“精备考”。教师要有总目标意识,高质量备考,努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要提高备课效能,做好高考考情分析,注重知识架构和思维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具体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五是教学目标要清晰。要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近几年高考真题作为典型例题研究、训练。
六是上课环节要完整。教学设计要将知识模块化,建立框架和体系,关注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交叉整合,对学生进行当堂练习,检测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用好课件和资料,体现学生的差异。
七是明确复习的总要求。要熟悉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关注教材中习题的拓展探究。要了解学生的学情,评卷要有针对性。要向指导老师和其他老教师学习,积极开展备课组教研交流,充分利用好学习资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