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教育微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助力课堂减负提质
(2022-08-16 16:56: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情况 |
“双减”政策背景下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厘清课堂教学结构的内在逻辑,即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三个要素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让课堂的每一环节都承载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助力课堂减负提质。首先,要厘清“教什么”。它是课堂教学的依据、目标和方向,可从课程标准、学情实际、学科素养三个维度进行梳理。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设计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师要在熟悉课标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梳理教学知识点,厘清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并研究突破策略。讲解时简明扼要,发问时赋予引导与启发。基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时,要面向全体学生摸清学情,尊重差异,制订分层次、有梯度、有弹性的教学目标。要聚焦学科素养,深度挖掘学科育人素材,体现学以致用原则,落实学科育人价值。其次,要厘清“怎么教”,即为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精讲点拨、堂清检测、反思评价等教学环节,借助模型教具、实验演示、信息化平台等教学手段,实现精准教学,提质增效。以问题驱动学习,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材,既要有启发意义,又要有梯度、广度和深度。要设计具体有效的学法指导,运用知识框架、分类归纳、单元整合、关联记忆等方法,达到“激兴趣,导学法,引思路”的目的。最后,要厘清“教得怎样”,即检测教学的落实与成效。检测指标的设计要科学有效,既可通过观察学生能否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进行测评,也可根据教材内容,按照针对性、应用性、差异性和时限性的原则设计习题,题量不宜过多。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可以采用总结、归纳等方式进行检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势在必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山东省栖霞市翠屏中学)
后一篇:我县杨湾中学获市女子篮球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