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望江二中-陆正启美术工作室
望江二中-陆正启美术
工作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943
  • 关注人气:1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作业练习

(2022-04-02 11:33:1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日志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教科书

 名:美术鉴赏教材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7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一、课前作业:查阅资料,搜集徐渭、朱耷、赵孟頫的生平及作品资料。

二、课中作业:

(一)鉴赏《墨葡萄图》学习鉴赏方法,理解文人画家常常借用诗歌“比兴”的手法,

借景抒情,寓意于物, 把个人情感、心绪和人生理想在画面中淋漓尽致的表达,“画为心声”正是文人画的价值追求。

《墨葡萄图》 徐渭  

描述

画面以纯水墨写葡萄,左上方有题画诗一首,整幅作品用笔豪迈,水墨酣畅淋漓

分析

构图:一枝主干从画上方横出,被繁茂的叶子和葡萄拖拽着微微向下倾斜。

笔墨技法用坚韧有力写出枝条,灵动有速度感的用笔写出藤蔓。用泼墨法画葡萄叶,浓淡墨色相互渗透,变化丰富,以饱含水分的笔点出葡萄,晶莹欲滴。

解释

徐渭,别号青藤居士清代画家郑板桥称自己是:青藤门下牛马走”,而齐白石也恨不能早生300年为他磨墨理纸可见后世画家对他的崇敬之意。徐渭的一生很坎坷,他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一身肝胆,却报国无门。他把这些情感都抛洒在这野藤题画诗中写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些抛洒在野藤中的笔墨却被后世文人画家视作珍宝,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练习“积墨”和“破墨”两种笔墨表现技法。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作业练习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作业练习

破墨法                 破墨法在写意荷花中的应用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作业练习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作业练习

积墨法                    积墨法在山石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说一说不同笔墨表现出的不同美感,结合课本第54至55页的内容,从弘仁、龚贤、石涛、朱耷的作品中选择两幅进行笔墨的分析感受文人画笔墨交织的审美趣味。   

       

作者

作品名称

笔墨欣赏

 

弘仁

 

《古搓短荻图》

画面以渴笔淡墨绘山坡下池塘边,有房舍一间,枯树两株,几丛萧瑟的芦荻,在秋风吹拂下摇曳。岩石用线勾勒,几乎没有皴染,给人萧条纯净之感。

龚贤

《溪山隐居图》

用中锋勾山峦、屋树、溪石,干笔皴擦多遍,湿笔层层点染,整幅作品墨色浓重,产生一种厚重、苍郁的效果,用此来表现湿润多雨的江南山林。

 

石涛

 

《淮扬洁秋图》

在这幅画中石涛运用了他特有的“拖泥带水皴”,连皴带擦,浓淡、干湿并用,描绘出湿润的质感。在远景的处理上,作者运用淡墨虚化的手法,与前景虚实相生,给人以一种朦胧的美感。

 

朱耷

 

《荷石水禽图》

画面构图不拘章法,画荷叶笔墨奔放,浓淡相交,墨色层次丰富,叶杆用笔追求书写的速度感。画水鸭,用笔简练勾出,特别是眼睛,生动传神。整幅画面动静结合,张力十足。

       

三、课后拓展:分享资源链接,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去博物馆、美术馆近距离欣赏文人画品,也可以通过网络资继续深入了解文人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