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探究(任盼盼)
(2019-10-12 11:15:1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论文 |
任盼盼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幼儿教育潜移默化的也受到了影响,但是快节奏模式下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有所掣肘,其实,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欲速则不达,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慢教育是当下幼儿教育改革应当重视的问题,本文对此展开研究,提出了如何在慢教育理念下实现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对策,希望对幼儿教育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慢教育;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一、“慢”教育理念解析
慢教育理念以自然规律为基础,尊重被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和思维变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因此对于幼儿施行慢教育就是要尊重他们的天性,释放他们对于生活和学习的热情,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过程。慢教育理念区别于当下的急功近利教育模式,更符合幼儿成长特点,有利于身心健康发育。
二、“慢”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模式分析
对于慢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模式应当以慢节奏为主,充分尊重幼儿天性和成长特点,依据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喜好进行相关知识以及生活习惯的培养。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幼儿园老师教学要慢下来,不要过多的追求教授孩子多少知识,应当注重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通过慢慢讲解、慢慢分析引导他们对生活习惯和相关知识进行了解。
其次,家长的心态要放慢,不要过分的追求孩子的成长与学习,例如,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给幼儿报各种课外班、兴趣班,希望他们从各方面都很优秀,从而忽略了他们的天性和自由,不问他们需要什么,只考虑自己想要给他们什么。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对于幼儿的教育往往是适得其反的。
三、关于家园共育模式分析
家园共育是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模式,现在已经普遍适用,这种教学模式下,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共同担负着对幼儿的教育工作。二者相关沟通、相互配合、相关尊重,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对于慢教育理念下这种模式的开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幼儿园应当向老师和家长传递慢教育理念的内涵和重要性;第二,提高幼儿园和家长的合作意识;第三,二者共同研究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注重沟通,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开展幼儿教育。
家园共育模式特点如下: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性;具有较强的沟通性和自由性,家长的参与不应该强制,应当处于商量和自主的状态;目的一致性,家园共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总之,家园共育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优势和对于幼儿教育的积极意义。
四、“慢”教育理念下家园共育模式的探索
家园共育模式已经比较普遍,但是如何结合慢教育理念将其更好的实施下去是当下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几种慢教育理念下家园共育模式思路:
(一)正视家园共育教育理念和自身定位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家园共育教育模式下地位是平等的。只不过因为主体不同,对幼儿的教育时间、教育方式是不同而已,因此应当各尽其责,以正确的家园共育理念去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幼儿园应当定期向其宣传慢教育理念下家园共育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增强他们对于慢教育的理解以及家园共育模式开展方式。对于家长,幼儿园应当通过网络、网站、板报宣传等多种方式向其传达同样的理念,帮助其在家园共育教学模式中找到自身定位,真正的融入到家园共育活动当中。
(二)以慢教育理念为主,创新家园共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慢教育理念背景下,家园共育模式应该更加注重节奏性和幼儿自身特点,因此应当不断的探索新的形式与内容:一是对家长的接待活动要制度化,可以确定固定的时间,如利用上下学时间或教师节期间,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进行参观和交流。二是对幼儿的家访活动要制度化,要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家访活动。其次,拓展家园共育模式的各种渠道。一方面可以打造多元互动的信息化平台,让沟通及时有效。另一方面可以成立家委会,既能转变家长的育儿理念,又能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如开设“慢教育亲子大讲堂”、“爷爷、奶奶才艺秀”、“我爱奶奶菜”等活动,使家园共育模式更加丰富。
(三)发挥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模式中的积极作用
在家园共育模式中,幼儿园应当发挥积极主动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幼儿园园长要认真负责,将各项工作做细致。第二,幼儿园管理制度应当透明、人性化。例如,幼儿安全管理制度、接送制度都要结合慢教育理念等等,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当充分看考虑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具体情况,以慢为主,杜绝冒进行为;第三,设置家园共育教学模式的开展途径,例如板报专区、家园共育活动区,将慢教育理念充分贯彻进去等等;第四,加强家园共育模式考核管理。对于幼儿园老师是否将慢教育理念进行了贯彻进行考核,针对幼儿成长进步体现考核他们对于相关理念落实的情况,必要的环节可以让幼儿家长参与,通过打分或者访谈的形式,了解慢教育理念下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开展情况与效果。
五、总结
综上可以看出,慢教育理念之下,幼儿教育会更加合理,符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作为幼儿园和家长两个幼儿时期关键主体,更应该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实现家园共育,共同积极作用于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 徐梅;推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4
年翟丛生;华裔父母在美国:中美教育理念的冲突与融合[D];渤海大学;2016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