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2020-12-29 21:04:43)
标签:

学习心得

教育

分类: 学习心得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常庄镇崔马庄小学   王静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四大领域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本节课以学生的操作体验为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构建数学模型,使学生感受《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十大核心概念中的“模型思想”,渗透“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数学六大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来具体实施。本课《植树问题》旨在通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应用意识。

学习片段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这一片段我知道了:在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棵数=间隔数+1”这一数学模型后,紧接着就要通过应用模型解决问题来巩固这一数学模型,这样在数学建模方面还可以做的更扎实一些。也就是说在引导全体学生通过画图知道为什么是6棵树的情况下,还可以再出示两道同类型题目,让学生解决以后再去总结发现规律,这样得到的数学模型基础就更加扎实。而且在解释应用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索,迁移画图等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学生对这个数学模型的认识就变得立体丰富起来了,同时学生也掌握到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片段2:《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结合这一片段,和吴正宪的《植树问题》视频,俞正强的《植树问题》视频,我更能深刻理解到什么是关注植树问题的本质,关注点、段的对应关系,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数,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关键是要从本质上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学习片段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植树问题》学习心得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数学模型以及数学建模这一过程的步骤是什么。

通过《植树问题》相关内容的研读、学习,我对本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理性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会多读书,多学习,多研究,争取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