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阅读练习

(2022-07-08 16:35:34)

来济,扬州江都人。自幼笃志为文章,善议论。晓畅时务,擢进士。贞观中,太子承乾败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济曰: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帝纳之。显庆初,兼太子宾客,进爵为侯。帝尝问安民之道,济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乃给之食,曰:请遗天下食。遗之衣,曰:请遗天下衣。公曰:吾府库有限,安得给天下?老人曰:春不夺农时,即有食;夏不夺蚕工,即有衣。’由是言之,安民之道在乎省徭役。龙朔二年,突厥入寇,济总兵拒之,谓其众曰:吾当以身报国。遂被甲驰贼,力战而亡。年五十三。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

【注】承乾败: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长子,贞观十六年(642),李承乾企图逼宫谋反,事情败露。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自幼笃志为文章  笃: _________       (2)或异二者之为  或: __________

(3)请遗天下食  遗: __________          (4)负者歌于途  负: 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乃给之食      B.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乃给之食

C.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乃给之食     D.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乃给之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宗问侍臣何以处之,莫敢对。

                                                                             

(2)由是言之,安民之道在乎省徭役。

                                                                             

4.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来济是一个怎样的人。

                                                                                                                                                                                 





1.(1)坚定 (2)或许 (3)给予,赠送 (4)背,背着。(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课内外迁移】

本题实词

释义

课内链接

坚定

博学而(《〈论语〉十二章 》)

给予,赠送

父母岁有裘葛之(《送东阳马生序》)

 

 

 

2.A 【解析】根据文言虚词断句,句中有虚词“乃”,故应在其前断一处。再结合该句的意思:从前齐桓公出游,遇见老人,便给他食物。因此正确断句应为:昔齐桓公出游/见老人/乃给之食。故选A项。

3.(1)唐太宗问侍臣怎样处置他,没人敢回答。

     (2)由此来说,安抚百姓的办法在于减省徭役。

4.敢于直言。太子李承乾企图逼宫谋反事情败露后,唐太宗询问众人该如何惩治他,没有人敢应对,只有来济劝唐太宗让太子得以享尽天年。有治国才能,爱护百姓。唐高宗曾经询问治国之计,来济以齐桓公为例,献上了“省徭役”之策。忠君爱国。在突厥入侵时领兵抵抗,冲锋陷阵,战死沙场。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来济,是扬州江都人。()从小坚定志向做文章,善于议论。通晓熟知时务,考中进士。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企图逼宫谋反,事情败露,唐太宗问侍臣怎样处置他,没人敢回答。来济说:“陛下上不失为慈父,太子得以享尽年寿,就好。”皇帝采纳了。显庆初年,(来济)兼任太子宾客,进爵为侯。皇帝曾经问安抚百姓的好办法,来济说:“从前齐桓公出游,遇见老人,便给他食物,(老人)说:请赠送天下人食物。给他衣服,(老人)说:请赠送天下人衣服。齐桓公说:我的府库有限,怎么能天下人都给?老人说:春天不妨碍农事,就有粮食;夏天不妨碍养蚕,就有衣服。由此来说,安抚百姓的办法在于减省徭役。”龙朔二年,突厥入侵,来济带兵抵抗,对他的部下说:“我应该以身报国。”于是披甲戴盔追赶贼人,全力奋战而死。终年五十三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