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PS(下)附显示屏检测卡-我后期处理人像照片的步骤记录和杂感

标签:
图片ps摄影杂谈 |
分类: 摄影及PS杂谈 |
四、蒙板的修整
1、使用蒙板同使用选区的比较
使用蒙板同使用选区比较,我归纳为使用蒙板具有容易看,容易改及简便操作的优点。
从蒙板的创建可知,蒙板的可见范围是从选区来的,从这个角度看,调整图象的一部分似乎是用选区更方便更省事。但是,使用蒙板,因为没有选区蚂蚁线的干扰,观看调整的效果比用选区更轻松、更直观,这是使用蒙板比使用选区的一大优点,即容易看。
因为这个优点,在肤色调整时,如果开始时创建的蒙板(选区)有瑕疵,一些该选的部分没选,不该选的选了,即使是很微小的部分,用蒙板,在调整后就会很显眼,很容易发现,可以进行调整弥补。再有是如果觉得一些交界处的衔接很生硬。这时用蒙板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羽化调整弥补。调整蒙板,比修正选区要方便得多,是使用蒙板的又一大优点,即容易改。
再有,使用选区调整部分图象时,只调整选区范围内的部分,如果修正了选区,要么从头调整图象,要么对修正部分费劲的调整到同前边一致(我试过几次,感觉还不如从头调整省事)。但在使用蒙板时,不管是可见还是不可见,被蒙板作用的图象是整个都调整的。因此,只要修改了蒙板,显示的都是图像调整后的效果。这是使用蒙板比使用选区调整的再一个优点,即简便操作。
这些优点,不仅仅是在人像片的肤色调整中相当突出,在其它调整中也是一样的。例如,在花卉片的背景虚化中常用高斯模糊,但用高斯模糊有个特点,一样的虚化值,直观的看,原来清晰的部分比原来模糊的虚化得更明显,导致的后果就是选区范围内的景物虚化程度趋于一致,出现明显的人为加工痕迹。如果使用蒙板,就可以通过修改蒙板,使虚化的景物在虚化程度上参差有别,大大的改善虚化效果。如果要用选区达到这效果,则需要分别建立多个轮廓复杂的选区,用不同的虚化值进行虚化,如果效果不理想,还得从头再来。
2、蒙板的修整
在图层面板点击选择蒙板缩略图,在蒙板缩略图的四角出现白色方框,这时在图像窗口的工作界面不管看到的是图像还是蒙板,进行的各种调整操作都是修改蒙板。如果选择图像缩略图,白色方框将出现在图像缩略图四角,表示选择的是修改图像,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搞错。
对蒙板的修整,清晰的分界线,可以用画笔的黑色涂抹不该选的地方,白色涂抹漏选的地方,即可改变显示的范围。一些需要渐变、融合的地方,例如本例人像片中的头发与背景的交界处,可以使用橡皮工具。蒙板上头发部分是白色。选择适当大小的白色橡皮(大些好),透明度调整到30%左右(按个人习惯确定),在头发与背景的交界处涂抹即可。注意,按住鼠标左键不松,涂抹再多再重复也只是一次,松了再按就是又一次,看似同样的涂抹几遍,在效果上是不一样的。

图7
这里用橡皮不用画笔,是因为白橡皮只擦除白色、灰色,使它变黑,半透明的白橡皮则是使白变灰,灰变黑,对原来黑色部分都不起作用(用黑橡皮则正好相反)。图7使用橡皮,原来的黑白交界线就没有改变。如果使用画笔,不管是用白、黑、灰,所到之处,不管原来是什么颜色,都统一变成画笔的颜色了。使用橡皮和画笔修改蒙板的这个不一样很有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
也可以按需要,使用虚化工具虚化蒙板的交界边缘,只需要虚化一部分,可以先建立选区再虚化,操作步骤、虚化程度,同虚化黑白图象是一样的。
要观察已经创建的蒙板,可以按住Alt键单击蒙板缩略图,在图像窗口的图像则显示蒙板形状,可以在上面作修整操作。这时,点击左边的图像缩略图,图像窗口则返回显示原有图像。按住Ctrl键单击蒙板缩略图,则显示蒙板可见区域的选区,可将选区用在其它需要的地方。
五、总体调整
肤色调整后,再增加一个调整图层,对照片整体明暗进行调整(图8)。
调整图层对它下方的各图层起作用,因此,如果仅仅是调整背景图层,可以将新增的调整图层,即图8中的曲线2放背景图层之上,人像调整图层(曲线1)之下。

图8
照片各部分明暗、色彩的效果是互相牵连的,是经互相对比、衬托造成的。因此,对照片整体明暗的调整,不但会改变肤色的明暗,也会影响调整好的肤色观看效果,因此,需要时还得回头对肤色再调整,再调整可以调整原来的曲线,如果仅仅是因为感觉原来的肤色调整有点过了,也可以采用改变图层透明度的简单方法,在本例中,就采用了将图层透明度调整为70%(图9)。因为是采用调整图层、蒙板,可以反复调整仍无损图象画质,达到总体效果的协调。这也是采用调整图层,蒙板的原因。
有的照片调整简单,也可以不再加调整图层,直接选择背景图层进行调整。而有的照片,则在调整背景时也可能要加选区、蒙板,分几层操作——归根结底,了解了调整操作的基本要求、方法之后,达到同一效果有多种做法,就看怎样做效果好又省事了。
效果满意后,可以用Ctrl+Alt+Shift+E盖印图层,但我这时往往是偷懒用合并可见图层的办法,以节省微机内存。合并图层后,按需要对人象进行磨皮,用污点修复工具修整皮肤瑕疵,使皮肤进一步完美。讲究的可以用液化工具对部分人体进行调整。用填充工具等去除边角上的零碎杂乱,对背景过亮的光点等压暗,使背景整洁、不喧宾夺主。
人像照片调整的深度和效果,要看照片的实际情况和各人对色彩的理解,偏好,对调整幅度的具体掌握,以及调整时的精力、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面对几百张照片需要调整的浩瀚工作量,又只是玩玩的事情,要求张张都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确实不是一般人精力能够达到的“小目标”。还有个容易忽略的因素,是调整用的微机显示屏对调整也有很大影响。显示屏偏色或调整不对,是修片的大忌。调整时Photoshop的“视图—校样设置”中模式的选择也会影响图片上网的颜色。这里的水太深,不是本文主题,不细说了。我的博文图片,在手机上看,红色的饱和度就明显偏高,不知各位朋友看我博文图片时怎样,如果明显异常,还望能以“纸条”或“留言”告诉我。我遇到过在自己显示屏上看调整还不错的片子,换个显示屏演示时调整痕迹原形毕露,当时就无地自容的窘况。专业校正显示屏太复杂,我是用图片来校正的(见附录)。
本文的例图,是下一篇博文中的一张图片,只为能说明过程,并没特别挑选,调整效果也不是最好;再看博文中同一车模的25张图片,效果也不一样,就是这原因。
在图象的后期处理中,人像的处理是一门很深的技巧,这里记录的,仅仅是入门的简单操作,还有很多调整操作方法、步骤没有涉及,目标也只是让拍摄的照片发到网上,看着不至于太别扭。记录下来,与网上的爱好者交流。
附:显示屏检测卡
一、显示器灰度等级测试
由于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每台都不相同,对观察图片的细节影响极大。显示器最亮(白)与最暗(黑)能够显示灰度的级别越多,显示层色越好。
显示器如果没调整好,会造成看黑的部分有的好像缺少细节,看亮的部分有的好像曝光过度。
测试方法:
测试图从最黑到最白一共有20个等级的灰度,上面有一黑一白的两个大圆,两个大圆中间还有两个一定灰度小圆。
通过调整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如果以上都能看清楚,说明你的显示器已调整好(注意要同时能看清楚两个大圆里的两个小圆)
二、显示器的好坏测试
显示器老化会降低对比度的层次等级,并对眼睛的影响也很大,因此挑选一个质量好的显示器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用以下测试方法,看看你能看到下面的第几行。
如果只能看第五、六行以上,那你的显示器还是别用了,这类显示器对眼睛危害极大;
如果能到七、八行的,基本是属于马马虎虎还能使用的;
如果能看到第九、十行,那说明你的显示器不错;
第十一行较难看清楚(专业的除外)!
三、显示器色彩测试
下面是一张显示器色彩测试图,色彩成分从左到右渐渐变亮,关键是左边能看清的程度。
如果能看清左边第2列的色彩层次,说明显示器不错,越向右性能越差。
四、综合测试
这是2张照片冲洗的样张,模拟照片及不同人种肤色,以及色彩、灰度,分辨率的综合测试。要求是色彩、明暗层次都能看清楚,色彩正常。
测试图片未按浏览器窗口尺寸缩小,其中几张大些的,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在浏览器窗口单独显示后再下载,这样可得原大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