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像PS(上)-我后期处理人像照片的步骤记录和杂感

(2019-06-20 23:53:31)
标签:

图片

ps

摄影

杂谈

分类: 摄影及PS杂谈


爱好摄影,想练习人像摄影,又缺乏模特资源,去车展拍车模是解决的办法之一。车展的现场光线往往不理想,大量的照片需要后期处理。人像片的后期处理,同我常做的花卉片后期有很多不同。本文记录了我使用Photoshop CC 2017软件对一张车模照片进行后期处理的过程及杂感,与各位老师、博友交流。


人像PS(上)-我后期处理人像照片的步骤记录和杂感

1

 

人像PS(上)-我后期处理人像照片的步骤记录和杂感

原片

 

一、裁剪、纠正倾斜

每次拍摄的照片,我都是先裁剪,纠正倾斜,必要时使用“自动对比度”,然后作为“毛坯”一张张查看,决定是删弃,还是留存。

 

裁剪,是在微机中再次构图,虽然受限于拍摄的照片,但精准度比拍摄时更高。纠正倾斜同裁剪是同时进行的。有时因画面需要,在画面裁剪构图或纠正倾斜时,边角会产生没有图像的空白,可以用“填充工具”弥补(图3)。在需要弥补的空白处建立选区,按删除键,“填充工具”对话框就会自动跳出,点击“确定”就自动完成填充了。注意:这功能只能在背景图层使用。


人像PS(上)-我后期处理人像照片的步骤记录和杂感

3

使用“自动对比度”,不是任何照片都适用的。“自动对比度”是软件自动将照片中最暗、最亮处调整到0255,其他部位做相应调整。可以做个试验,在一张最暗不是0,最亮不是255的照片上(差距大效果更明显),分别涂上一块0的黑和255的白,再使用“自动对比度”,结果同不涂不会一样。因此,有的照片使用“自动对比度”会出现暗处死黑,或亮处过曝,或破坏照片原有微妙色调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是在历史记录中退回,放弃使用 “自动对比度”。

 

二、建立选区、蒙板

人像片的肤色调整,不仅仅是调整明暗,绝大部分还要调整色调,因此,对调整幅度较大的片子,我习惯建立皮肤部分选区,加上蒙板,将肤色在另一个图层中单独进行调整,这样不影响背景的色调,效果好些。实践中,我在建立皮肤部分选区时是包括头发部分的。原因是处理头发与背景的融合,比处理头发与皮肤的融合要方便得多。

 

建立选区,我使用快速选择工具,配合工具选项栏的“+”、“-”选择,来加减选区。(图4左)使用快速选择工具很方便,但在一些细小、微妙的部分有时也会很费时间。必要时把图像放大可以容易些。要注意选区边缘的圆滑,连贯。我感觉,准确建立选区对人像调整的效果影响很大,准确建立了选区,人像肤色调整的工作就完成一半了。


人像PS(上)-我后期处理人像照片的步骤记录和杂感

4

 

单击图层面板底部“添加图层蒙板”按钮,就可以创建蒙板,因为图层上已经建有选区,选区选择的部分是白蒙板(可见),未选择部分是黑蒙板(不可见)。如果选区边缘羽化,则羽化部分是灰蒙板。

为便于无损的反复修改,可以使用调整图层。点击图层面板底部“调整图层”按钮,选择曲线,可建立一样的蒙板。见图4。建立的蒙板形状参见图7

 

三、肤色调整

直接建立蒙板的,点击选择图层左边的图像缩略图,这时在图像窗口的各种调整操作,是修改该图层的整个图像,但因为有蒙板,所以只显示皮肤部分(即蒙板可见部分)的修整效果。

 

使用调整图层曲线的,可直接在曲线面板上调整。返回调整时,点击图层左边的曲线缩略图,能在“属性”中再次调出曲线面板。因此,图层与属性不能放同一选项调板中(图5)。


人像PS(上)-我后期处理人像照片的步骤记录和杂感

5

 

我们日常所拍照片中的人像,皮肤部分绝大部分都偏黄,偏暗。因此,在用曲线调整时,我一般在曲线下拉菜单中先选择蓝通道,按照补色的规律,在蓝通道曲线向上拉,是减少黄色,增加蓝色。上拉的幅度掌握在到肤色略微泛蓝的程度。

 

接着选择绿通道,在绿通道曲线向上拉,是增加绿色,减少洋红。上拉的幅度掌握在肤色将泛绿还不绿的程度。

 

接着选择红通道,在红通道曲线向上拉,是增加红色,减少青色,上拉的幅度掌握在肤色刚泛红的程度。

 

然后选择RGB通道,调整整个肤色的明度,原来刚泛红的肤色,成为讨人喜欢的白里透红的肤色。

 

这里说的各个通道调整,只是大概的方法,照片不同,要求不同,调整的方法、程度也不会相同。我们常见照片的色调调整,蓝通道曲线向上拉的幅度最大,其它绿、红通道相对要小得多。再有,绿通道减少的洋红,与红通道增加的红色,是两个颜色。白里透红需要的是红,洋红色就比较难看了。不是闲没事,用这减掉又用那加上。


 下面两张图是从我2019-06-13的博文《合肥五一车展(二)黑衣车模》第一张图中截取的,可以做一个比较。当时在博文上网之后,怎么看皮肤都泛洋红(左图),有碍观瞻,因为是该博文的第一张,还是把照片修改后,重新编辑博文换掉了(好在现在博文编辑之后能照样正常显示)——微调就不需要加选区、蒙板了,是在颧骨处用吸管定位,绿通道上拉了5个数值,红通道和RGB通道按需要微微上拉。


人像PS(上)-我后期处理人像照片的步骤记录和杂感

6


刚学习人像肤色调整时,三个通道怎么调,调多少心里都没有数,这是正常的。我在2019-01-26发过一篇博文《照片拼接中颜色调整小技巧及在人像肤色调整中的扩展应用》,其中谈到自己的一个体会:在有对比参照图像的情况下,用通道调整,是“把调整颜色变为调整明暗。调整黑白图片的明暗,对我、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比调整彩色图片的色彩容易多了。”“照片的肤色不理想,又没能力直接调整,就选择、复制一个合适的、理想的肤色,粘贴在旁边,以此为参照,用这个办法来调整,然后把参照图层删除。”用这办法调整,有个参考,调多了,三个通道怎么调心里就有数了。

 

杂感

使用曲线,不论是调整整体明暗(RGB),还是调整一个通道(或R,或G,或B),调整时,把鼠标移动到画面上,就会出现吸管,用吸管点击需要调整的重点处,曲线的相应位置会出现一个点,在这个点向上或向下拉曲线,能最有效的调整想要调整的重点。调整时曲线其它处肯定会跟着变动,可以按照需要增加调整点,改变曲线弧度(即改变其它处的调整量),但一般应保持曲线圆滑,不宜过度突变。如果按住Ctrl键点击,曲线上相应位置会固定的显示一个点,方便更准确的认准位置。

 

在人像肤色调整时,经常会遇到调整量很小的情况,用鼠标拉着曲线调整不是过多就是过少,正是多一分就白,少一分就黑,这时在已选定调整点的情况下,可以用键盘向上、向下的方向键微调。——只是,我现在用的PS版本,这个方法时而能用,时而又不能用,郁闷。为解决这问题,我是用更改面板中“输出”数据的办法来微调。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