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摄影杂感(三)杂谈背景处理

标签:
花卉摄影背景杂谈 |
分类: 摄影及PS杂谈 |

图15 蓝天下的樱桃花。
背景只是衬托,不是被摄的主要对象,但是因为它在画面上占有较大的面积,不可能不引起观众的关注。一幅生态摄影作品,背景在画面中产生的虚实、主次、明暗、色彩对比等效果,起着陪衬和烘托主题,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如果背景处理不恰当,甚至喧宾夺主,就不可能是一张好照片。我在花卉摄影的后期处理中,花费精力最大的,往往不是拍摄的主体而是背景。如果在拍摄时就处理好,就能省去好多后期的麻烦。
单色背景
背景处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采用单色背景。可以用蓝天、大的单色物体等自然的单色作背景。在室内、在野外都可以用彩色卡片、彩色纸、彩色布,或脱下衣服放花后面人工布置背景。

图16
静物

图17
牡丹
自然的黑背景
要得到自然的黑背景,可以选黑暗的空间、物体作背景,按主体亮度暴光,据介绍,利用数码相机曝光宽容度窄的特点,如果主体与背景光比大于5级时,就能在拍摄时形成自然的黑背景。用闪光灯拍摄时,如果背景较暗离主体又较远,闪光灯只照亮主体,照不到背景,就能比较容易的得到黑背景。

图18金娃娃萱草
背景与主体在明暗、色相上形成对比
背景处理的另一个常用方法是利用自然条件因势利导选择背景。选择的关键是保持背景的洁净,不喧宾夺主,避免出现使兴趣中心转移的色彩或高光。为突出主体,背景与主体在色彩的明暗、色相上应有对比或明显差异,避免主体同背景“糊”到一块。

图19
虚化背景
使背景洁净的常用方法是让背景虚化。(1)使主体远离背景,能方便的虚化背景。(2)常用的是控制光圈、距离、焦长来制造浅的景深以虚化背景。光圈的数值越小,镜头距离主体越近,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背景虚化效果越好。三个因素怎么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掌握,综合考虑。(3)后景虚化能使背景干净,突出主体,而前景虚化则能增加气氛渲染,使画面富于情调。要使前景虚化,可让相机贴近前景,在前景的空隙处安排作为主体的中景,并在主体处准确对焦即可。使用长焦拍摄,选择色彩明艳的前景效果更好。

图20

图21
改变角度,清理杂物
在拍摄花卉时,往往略微变换机位,改变角度,调整变焦镜头焦距,背景色调就会有明显的变化,一些高光、杂乱、难看的枝干等就能避开;对一些避不开的垃圾、残枝败叶、杂乱的枝干草叶等应尽量人工清理掉。要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注意,尽力直接拍摄到漂亮的背景。否则,在后期处理中就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对背景做后期处理
对背景的后期处理,常用的是虚化。要注意处理好虚化部分与主体的交界处,另外要注意,同样的虚化程度,原来清晰部分的虚化效果比原来模糊的部分更明显,要避免背景虚化后没有层次感。
也可以建立选区,提亮、压暗背景,增加背景与主体的明暗、色彩对比,或减小背景景物的对比度,使其明暗度、色彩趋于相似,来克服背景杂乱,突出主体。
对背景中影响美观的污点、杂物,可以用污点修复工具,或填充工具,或用画笔,或选择合适画面复制粘贴到需要遮盖的部位等办法来修正。
后期处理办法很多,往往是综合运用,新建图层,图层透明度,选区,蒙板,虚化,渐变色,污点修复工具,填充工具等等都是常用的,但归根结底,必须处理自然,不露人为加工痕迹。

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