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净土》群文阅读教学
(2018-05-01 17:34:15)分类: 教学实录 |
《童年的净土》群文阅读教学实录
一、教学材料:
《我和祖父的园子》/萧红(课外)
《桂花雨》/琦君(课外)
二、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归纳信息,精要表述“童年的净土”的深层内涵
(三)课型:群文阅读
(四)能力训练点:默读跳读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比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我们就要上课了,发给大家的三篇文章都看过了吗?
生(齐):看过了!
师:这三篇文章分别是?
生(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和祖父的园子》《桂花雨》!
师:从大家整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上课状态很不错,给自己鼓掌吧!
(课前热身,亲近学生)
师:有人说,童年是一首诗,一行一行,记录了我们成长的笑脸;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一句一句,唱出了我们难忘的记忆;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一笔一笔,勾勒出我们最美的年华。有人说,每个人都有难舍的童年回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童年的净土。当老师读到这句话时候,却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童年的净土。同学们可以帮帮老师吗?
(学生解读,老师板书)
生:“净土”是指干净的地方。
生:指心中不能忘记的地方。
生:指有甜蜜回忆的,让人留恋的地方。
……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老师也赞同!
师:这段文字中还有一句话,也让老师思索了很久(出示,大家齐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童年的净土。”)如果这句话说得正确,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三位作者心中必定也有一块童年的净土了,我们就跟随他们的文字,去找寻找寻吧。
师:请大家再次浏览三篇文章,说说他们心中童年的净土在哪儿?
生:百草园、三味书屋、祖父的园子、故乡、脑海回忆中……
师生总结:鲁迅童年的净土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萧红童年的净土是祖父的园子;琦君童年的净土是故乡的大宅院。原来,“童年的净土”是实实在在的地方。
师:请同学们寻读勾画、概括特点: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或者“祖父的园子”“故乡的大宅院”?
分享给你的同桌。
(
有趣好玩,印象深刻……)的百草园
(有趣的,美丽的……)的祖父的园子
生:我还发现这些地方都是让作者印象深刻的,记忆深刻的地方。
师:可以用很多词语来形容,但是看来这些地方都是让作者印象深刻的地方,而且存在他们的回忆之中。
师生小结:“童年的净土”是实实在在的记忆深刻的地方。
师:你是怎样归纳出这样的特点的?提示:文中写了什么?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这里的花草树木、老师和课堂生活。
师:好,我们用人、事、物来归纳这些内容吧。既然如此,其他两篇文章是否也写了回忆中的人、事、物呢?
生:我发现《我和祖父的园子》也是写了这些方面,人是祖父,事是在园子里自由玩耍,物是这里的蜜蜂、蝴蝶等动物还有植物。
生:我发现《桂花雨》也是通过这三方面来写的,人是父母和家里人,事是闻桂花、摇桂花等,物是桂花、桂花做成的食物等。
师:大家找得很好,那么写什么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还要归纳出这些人、事、物的特点。
生:我发现这些人、事、物都是自己回忆中的。
生:都是普通的看起来很平常的。
师生总结:我很喜欢你们的回答!普通平常这个词很难说出来,我们的同学善于思考和总结,真是很棒哦!这样看来,“童年的净土”是实实在在的记忆深刻的普通平常的地方。
师:那么,三位作者为什么要如此深情的回忆童年?
生:我认为是童年让他们感受到了美好。
生:童年的记忆深刻。
生:鲁迅很喜欢百草园,所以回忆。
生: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很辛苦,他不喜欢这里,所以记忆深刻,写了下来。
师:同学们赞成吗?
生:不赞成!
生:寿老师虽然要求严格,但是鲁迅长大之后回忆起来,并没有不喜欢的感觉。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文章最后一段,鲁迅在课堂上开小差,而且他还说“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可以看出鲁迅对于这里还是十分留恋的。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是猜想,我想我们应该通过他们自己的话来靠近他们的想法。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生:鲁迅、萧红对比现实的残酷,琦君离开故土的无奈,因而只能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在回忆中寻求精神的安慰。
师:你的回答真是太专业了!如此精神安慰,因而称这儿是他们心中的“净土”就再合适不过了。
师生总结:如此说来,“童年的净土”是实实在在的记忆深刻的普通平常的给自己安慰的地方。
师:鲁迅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才有了充满乐趣的百草园;萧红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才有了自由好玩的园子;琦君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才有了桂花飘香的故乡。泰戈尔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才有了细腻动人的《金色花》;____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才有了_____________。请同学们补白横线,内容,并做分享。
生:冰心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才有了温情暖心的《荷叶母亲》
生:曹文轩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才有了灵动有趣的《草房子》。
师:你们看的书不少,老师很高兴!说得真漂亮!
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童年的净土,你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吗?那里有什么呢?我心中有一片童年的净土,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好空白,将这张纸折成想要的形状,放进信封。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像鲁迅、萧红、琦君一样拿出来“时时反顾”,给自己一份心灵的慰藉!
总结:通过这三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更加丰富了“童年的净土”这个词组的含义,并且试着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童年的净土。希望同学们“时时反顾”,不忘“净土”。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