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单元整合进行群文阅读
(2018-05-01 17:11:16)分类: 论文荟萃 |
彭州市三界中学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十年里,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然而我们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应试教育根深蒂固。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个好成绩,我们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仅仅局限于教语文教材,一学期学二、三十篇课文,将这些课文嚼得烂、嚼得透。这样一来,学生的所得十分有限,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少、慢、差、费”的不良现象。
2、课外阅读缺乏指导。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 “孩子们,读书可以丰富知识,在课外多读书吧!”为师者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那么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孩子是不多的。
3、课内外阅读分离。课堂教学与孩子们课外阅读经常是两张皮,没有做到有效的衔接和拓展。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未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运用。而且课内所阅读的课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
4、阅读材料匮乏。由于我们是乡镇中学,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一学期内教师很难让全体学生去买上几本相同的书。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群文阅读应运而生,它是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多个文本的探索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篇有关联的文章的阅读,使学生掌握并不断提高阅读的方法,在阅读实践教学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提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大体上分为五个层级:第一个层级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以"单元整合"阅读教学为代表;第二个层级突破了教材,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增加课外阅读,"一篇带多篇"基本上是这个思路;第三个层级和上述思路一样,但是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或者"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以"主题阅读"为代表;第五个层次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打通,具体形式以"班级读书会"为典型,更加灵活的则以"书香校园"的建设为典型 。
而第一个层级---- “单元整合”作为“群文阅读”最直接的一种形式,能使师生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从而改变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出现“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多元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新局面,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然而,“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是一种较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可供借鉴较少,实施整合教学,要求教师自身的阅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能敏锐地挖掘课内之间、内外之间的可整合因素,这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什么,怎么“整”?这成了问题的关键。
笔者分析认为:人教版实验教材很大的一个特点是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因此,在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把握文本中单元主题这一有利条件,巧选群文。
1、从文章内容寻找“共振点”
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蕴含着学习主题,这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教学条件,抓住本单元主题,寻求与主题相关的文章,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一方面将单元内容有所丰富延伸,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发挥了文本作用。把握教材中每个单元所呈现的主题,可以从文章内容入手,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几篇文章,在内容上都是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我以“美丽自然”为主题,将这几篇课文放在一起开展群文教学,学生既从文本中感受了自然的美,还从中掌握了写作方法。课后我进行了延伸,让孩子们又找来几篇同类文章,大家总结特点并很好地渗透了学法。
2、从文章体裁去“求同存异”
八年级上第四单元所选文章《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这些阅读材料若一篇一篇地教,显得很单一,也略显枯燥。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几篇散文的比较阅读中发现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同时在比较中明确了写实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及说理性散文的不同,这为学生接下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做好了基础,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聚焦写作手法,寻找连接点
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四篇文章都涉及人物描写,所以我以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单元整合,聚焦人物描写的方法,以“群文阅读预习卡”“群文对比阅读表”“反复重读”“勾画批注”“讨论交流”为策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人间真情。
4、从单篇文章入手,辐射群文
群文阅读课丰富了一定主题关联下的阅读内容,也为能更充分全面地训练学生信息收集处能力,深入研讨文本比较阅读分析鉴赏等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还可以抓住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做精读,选择一个议题,进行课外辐射,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方法,在这种形式下也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由探究。如在教授八年级第四单元时,我以《白杨礼赞》这篇课文精读为基本思路,重点落实“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课外寻找同类文章,课堂上自由阅读,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畅读文章,孩子们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读一边讨论,学法得以很好地渗透。
总之,借助单元整合进行群文阅读,可以改变传统的逐课设计的模式,实行按单元进行整体预设,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改变了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解决了学生阅读时间有限的问题;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改变了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出现了以单元为板块,“单篇精读,定期拓展”的递进式语文教学局面。这不仅丰富完善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