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闫春萍)
(2018-12-29 22:45:25)
标签:
思维品质 |
分类: 高徒悟教 |
【摘要】以人教版七年级上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初中学科的英语教学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蔷(2016)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报告中提到,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在于关注学科育人价值以及学生思维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为: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其中,语言能力是学科的基础,文化品格是价值取向,思维品质是心智特征,学习能力是发展条件。
一、在阅读教学中组织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
很多人说外语无非就是一种工具,事实上,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英语阅读课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语言素养的形成,并且能够更加完善和升华学科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
4
(一) 引入新课。
在引入(Warming-up)环节设计观看Video活动,运用“头脑风暴”,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能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七年级下的学生。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较高,特别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和活跃,轻松的课堂。作为教师,若能根据教材进行单元统整与内容整合,引出课堂教学,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就被不断激发,语言的输出就得到更大强度的锻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规则意识,提升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同时在真实生活的开放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进行交流,进而增强学生间文化素养的提高。由此体现了学科素养的价值型态,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
T:We don’t like the boy in the video because he broke so many rules(由此引入本课的主题)。然后笔者让学生思考What rules did he break?来复习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T:We have many
rules in school.They are school rules.What other rules do you
know?
(二) 读前
在读前(Pre-reading)活动设计中,笔者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让他们的思维具有独创性与批判性。
T:When you are unhappy about something ,who do you like to talk to ?引导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发泄情绪,学生可能会想到跟父母、朋友诉说等,这时学生内心世界的东西、生活的东西、品格的东西,行为的东西全都融合到了语言教学的课堂中,这才是真正素养的培养。同时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在英美等国家,当你有困难你可以向“Dr. Know”诉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又不愿意别人知道时,我们可以向学校心理老师求助。以此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培养世界意识和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读中。
在读中(While reading)的活动设计中,有效设计分层阅读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语感。分层阅读式教学是一种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落到实处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其实质是面向整体学生,正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文本时应从低点导入,分类指导,分层次设计教学活动。(马林,2015)该设计要求不同、难度不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动、互助的前提下都将会提升自己原有的英语水平。
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提问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 因此在进行分层课堂提问时,笔者遵循阅读的规律,考虑问题的层次性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设计了促进文本识记和理解的浅层次问题,也设计了分析、综合、评价等深层次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和学会质疑,使学生成为主动的阅读者、积极的思考者,享受阅读的过程,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T:1.Why is Molly unhappy?
2.Does he know how Molly feels?
3.Does Dr.Know think Molly’s family rules and school rules are strict?
4. Why do her parents and school make rules ?
5. What does Dr.Know ask Molly to do at last?
为了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处理文本时采用阶梯式提问方式,即设计不同层次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从识记文本基本内容到领会文本中心思想,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评价文本中的观点,最后结合自己的观点,形成创造性的新思维。
(三) 读后。
在读后(Post-reading)的活动设计中,鼓励评判与鉴别,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预测、分析、质疑、推断、总结、评判等批判性思维方法,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批判性阅读是分析性阅读,是积极阅读,同时也是个性化的阅读。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品质得以训练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维内涵。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和获取文本表层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懂、读深、读透文本,挖掘出字里行间蕴含的信息, 理解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思考。(梁美珍等,2013)
笔者让学生讨论2个问题:
Do you think Dr.Know can help Molly?
Do you have any ideas?
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就能引导学生学会以辩证批判的观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效果,并且对比和反思作者的立场,实践思辨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批判性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话题进行深入思考,思维被激活,并逐步修正和完善,从而成为一个有批判力的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到位。
(五) 作业布置
在作业布置上,让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Apply
what we have learnt.Wang Tao is unhappy,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him?)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步骤,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通过挖掘文章背后的意义,理解文章中Molly的烦恼,学习Dr.
二、通过课堂评价展现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评价旨在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的消息,识别、理解和处理学生的错误概念和学习困难,判断学生学习的不足,进而帮助教师做出教学决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针对学生的阅读和知识发展情况,还要针对学生的情感内容和思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有非常大的影响,还会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学习技能产生影响。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笔者在对课堂教学评价任务的设计时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细节,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设计了有效的读后活动。(Wang Tao is unhappy,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him?)增加学生的思维深度与思维广度,挖掘和提炼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哲理、文化等方面的精髓。
总之,英语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实际上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身体挖掘、文化挖掘、大脑挖掘、心灵挖掘等培养出sunny(阳光),happy(快乐),independent(独立),naive(天真)和excellent(优秀)的学生,做到“教书”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素质,提升他们和其身边人的幸福指数,让学生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明远,彭华清.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6(10).
3.龚亚夫 《英语教育新论:多元目标英语课程》[ 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4.张献臣.2009.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6).
5.桑力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2)
6.梁美珍,黄海,於晨,陈一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7.付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7).
8.戴军熔,郑春红,朱雯,吴璇.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9.林远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