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随笔181.南师.调和鼎鼐

(2023-02-07 10:52:51)
标签:

教育

图片

文化

育儿

分类: 03、读书随笔A
读书随笔181.南师.调和鼎鼐


  中国儒家特别标出知识分子的责任。知识分子的读书目的,就在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就是大人了;大人是小人的对称词,小人就是普通人。这里孟子说,只有大丈夫才能改正一个领导人的错误。
  明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说:「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也就是从儒家的「大学之道」思想来的。只有立大志为大人的才能做到,就像历史上的良相、大臣。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改善领导人思想观念上的错误。由于领导人的思想观念不一定全对,所以孔孟一直推崇尧、舜为领导人的榜样。
  同样的,一个社会团体的理事长,学校的校长,工厂的老板,以及各阶层、各行业的领导人,他们的作为不一定完全对,而辅助者的责任就在改正他们错误的地方。所以我们读历史的时候,就看到大宰相的责任在于「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我们所标榜历史上的好宰相,首先是商汤时的伊尹,他最初是以厨师的身份来接近并说服商汤的,后来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个名臣。「调和鼎鼐」的典故,可以说是因他而来的。
  事实上,人人会吃饭,人人也能把菜煮熟,但并没有几人能够把菜做得既省钱又营养,同时色、香、味俱佳。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可是其中有大道理和大学问,很不简单。
  宰相的调和鼎鼐,也就是「燮理阴阳」,但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不能做到调和阴阳,很难肯定。有时一个人与朋友也相处不好,更何况对上要秉承一位绝对权威人的意旨,对下又有那么多的意见,所以调和鼎鼐太不容易了。
  燮理阴阳是可以调和人心的善恶,以及人事的是非。更重要的是,他能「格君心之非」,就是能够改革君王心中错误的想法。古代曾有几位有名的宰相是能够做到的。
  一个领导人,尤其是古代君主,日理万机,即使他最聪明,最有能力,仍经常会有错误。所以辅弼的人非常重要,他的唯一任务是「正君」,君正则国家就太平了。
  从这里就可看出孟子的精神,是要我们知识分子知道,如果肩负着国家大事责任,就应该晓得真正的任务所在。(以上内容,由南怀瑾老师讲述。)
  活着、爱着、梦想着!更多博文,搜索:洁世界新浪博客
    
.
.
.

洁世界(编制)
海口市区气温25
空气质量指数18
2023年02月07日





.
.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