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朴新123456
朴新12345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报告

(2019-02-23 17:42:23)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长期以来,我积极与同语文组教师合作交流,致力于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在我校优秀教师精心建议下,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在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和不懈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我所作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请给予评审、鉴定。

 

一、 实验与研究背景

我校位于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由于镇出产煤炭,学校生源主要是煤炭工人子弟或与煤炭有关的产业员工子弟。这些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存在很大的被动性,且语文这一学科与平时的积累和家庭有关,因而学生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阅读兴趣较低。他们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且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要求不高。因此,学生平时很少有环境、有机会、有资源阅读除课本之外的书籍,家中课外书贫乏,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阅读习惯差。而学生又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受教育质量关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因此我提出此项研究课题。

 

二、理论依据

1.自主学习原理:在教师组织指导下,明确当下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学习。

2.研究性理论:《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的良好习惯,我们准备在教学中给学生每周留些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还预计举行几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快乐。本论文主要对两次阅读活动进行研究。

第一次是通过问卷调查从对阅读的主观感受、读书喜好、阅读不良习惯、阅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外部条件和个人认识7各方面对本校20位小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出调查。得出学生在思想上明白读书的好处但由于家庭环境和个人认知能力的制约,阅读习惯并不好,阅读能力有很大提升的空间,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次通过课堂上讲解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布置作业联合家长一起监督,希望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并以下两个方面做出设计:第一,明确做读书笔记的目的意义,培养兴趣。教学之中宜首先给学生讲明做读书笔记的目的及意义来激发他们的巨大热情。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认识提高以后,做读书笔记就不再是他们的任务和负担,而是兴趣之一。其次用名人做读书笔记的事迹来激励他们。适当引用确能使文章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大量名人的事迹必将激发学生的热情,促进习惯的养成。第二,耐心指导,养成习惯。教学最初可以给学生布置定期检查读书笔记的任务,以后逐渐培养只要读书就须作笔记的习惯。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关键的一环还在于对其运用上。在以后的实践中,会在作文检查上可以对学生运用读书笔记的地方写上鼓励的话语。

通过批语,学生尝到写作的成功感,得到意外的惊喜,既激发了他写作的激情与兴趣,又让他真正地认识到读书笔记的作用,养成读书必作笔记的良好习惯。

 

四、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84---20186月)

搜集与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课题相关资料,确立研究课题的目标,拟订实施方案,学习阅读习惯培养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学习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填写课题申报表,向上级进行课题申报,申请立项。

发放问卷和课题宣传资料,为课题的实施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撰写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开题论证报告。

创设完善课题研究所必要的相关环境。

2、实施阶段:(20187---201810月)

开展对学生目前是否有阅读习惯及阅读习惯怎么样的调查。

探索指导家长、老师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通过案例研究、理论总结、推广实践等,形成切实有效的策略。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网络平台,形成家校沟通的良性互动局面。

循序渐进开展以上各项实践活动,并对方案进行运行和调整,将经验转为行动。

3、总结阶段:(201811---20191月)

做好试验后的评估,总结研究成果,并形成个案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撰写结题论文。

 

五、课题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实践创新。

2、调查问卷法:了解家长和老师对阅读习惯培养的态度及方法。

3、实践研究法: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实践研究。

4、案例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跟踪记录进行分析,及时提炼验证并反思。

5、现场观察法:将研究对象的现场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并进行提炼和反思。

6、经验总结法:及时提炼研究中的成功经验。

 

六、研究成果

在课题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我在教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个人的一年的认真研究学习,并在教学中积极进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

1.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专业文献,通过阅读学习,我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学到了一些提高阅读程度的方法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科学方法,也学到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理论支持,提高了自己的课题研究水平。

2.学生阅读的态度变得端正,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班里很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会阅读陈列在阅读角的书本,借阅次数大大增加。有时候,学生还会交流阅读的感受相互推荐书籍,整个班级形成了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

3.经过实践,初步摸索出几种关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六、研究反思

在本次的研究中我有得有失,受益匪浅。

首先,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阅读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理论,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观念,学到了教育名家提高课堂效率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之中去,指导了自己的课题研究,也提高了自己的课堂效率。由此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仅凭自己原有的那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阅读,不断学习,学习最新的理念,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才能提高自己,适应当今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其次,为了完成课题,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索探究,对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和有效教学深入地思考,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不断地去探索各种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同时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每有收获,怡然自乐。由此,我认识到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先要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探究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只做一个人云亦云的教书匠。

反思自己一年的课题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自己阅读的书籍大多局限于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内容,阅读面较狭窄,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广泛涉猎,多读名家论著,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2、在研究过程中虽然也向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但是研讨不够深入,三言两语,简单交流。应该多和同事们交流,有问题多向同事们请教,有收获多和同事们分享,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发挥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才能更好地完成课题任务。

3、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思索自己的课题,有时会突有灵感,想到一些好的方法,但是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就忘了,失去许多好的机会,应该做好课题研究笔记,有什么好的想法及时记下了来。

4、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对于问题的研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对于一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课题研究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于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仍将继续探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