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标签:
教育 |
分类: 资源共享 |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班级:
一、看拼音写汉字:
chóng
dié
Liáng
二、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望着前面两个相似(sì
2、敌人的空降(jiàng
3、这条由沥青铺(p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一个动物的名称,组成不同的成语。
叶公好(
顺手牵(
四、句子练习
1.“爬山虎用脚巴住墙。(把句子写具体)
2.不仔细观察,怎么能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换个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3.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蟋蟀的出名,由于它的住宅。(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4.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但是有温和的阳光。
(修改病句)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6、蟋蟀的工具是那样简单。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7、青草丛中隐藏着。(修改病句)
五、课文回顾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我知道观察要做到
2、古诗《暮江吟》的作者是
后两句诗的意思是
3、古诗《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这首诗告诉我们:
4、古诗《雪梅》的作者是
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是
六、现代文阅读(一)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新鲜—(
3、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说“在墙上铺得那么舒服,没有重叠起来的”?
4、写出第3段爬山虎往墙上爬的动词:
(1)
5、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是
6、用“_____”画出比喻句,
这句话把
我也能仿写一个比喻句:
7、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句话中的“拂”字能换成“吹”吗?为什么?
七、现代文阅读(二)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
2、画出第二自然段的过渡句,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藏——(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藏——(
5、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蟋蟀建造动词。(5个)
6、用曲线画出拟人句。
7、用“即使……也……”写一个句子。
(1)介绍了
(2)分别有
9、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答:
八、现代文阅读(三)
蜘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家的阳台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大蜘蛛。
这天,我想观察观察这只大蜘蛛。我发现蜘蛛总是白天休息,晚上活动。傍晚,蜘蛛从阳台上的缝中爬出来,沿着细长而又柔软的丝爬到网上。你别看它的样子挺笨重的,但在细丝上爬起来比耍杂技的人还敏捷呢!
忽然,飞来的一只蚊子闯进了法网,这只大蜘蛛闪电般地冲了过去。转眼间,那只该死的蚊子已成了蜘蛛的美餐。
蜘蛛的网很精致:它总是先织纵的,再织横的,然后,一圈一圈地织,织成了八角形,像布下了“八卦阵”一样。每过几日,它总会把网吃了,再织一张新网。这样新网比旧网更有粘性,可以捕到更多的食物。
蜘蛛的活动是有规律的。我常常拿着闹钟,看着时间观察它。它总是晚上七点左右才出来活动,早上天蒙蒙亮时,就回窝了。
蜘蛛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的劳动人民不也是这样吗?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软——(
2.加点的词语“不速之客”的意思是
3.“这只大蜘蛛闪电般地冲了过去。”这句话运用了
4.
(1) 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
5.
十、妙笔生花
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可以写写观察的过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
要求:1.必须是连续观察;2、抓住重点,写清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变化;3、书写工整,内容具体,要有一定的叙述顺序,题目自拟;4.不少于5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