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心得李丽

(2023-07-29 17:35:34)
分类: 反思、心得、随笔

《教学原点》读后感

平利县城关初级中学  李 丽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折叠了圈画了不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当时读书时候觉得对自己很有启发的地方或者是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指导意义的地方。

  《教学原点》这本书是汉滨区教学研究室中教组张运林组长的著作,全书分为8章,从教学方式变革与核心素养到我们一线教师最关心的课堂:课堂导入技能、提问技巧、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再到数学概念课教学最后到说课,真正对我们一线教师做出了实际意义上的指导,而且这本书里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教学案例,对我们读者有很大的指导启发作用。

  通过读这本书我有以下体会:

  第一,要长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教师要坚持长期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与知识体系,多读书,多看有益的文章,特别是针对我们教学新手,不学习就不会有大的进步,这本书从课堂导入开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导入最好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一堂课开一个好头,才能有学下去的欲望;其次是课堂提问,针对我们一线教师,课堂提问一定要做到精,课上只有40分钟,如果不能做到精问,就会影响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把问题想好,还要提前预设好在课堂上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抓住生成性问题,及时追问,使课堂有“灵气”;课堂上有部分内容需要讲解,针对讲解内容,既要做到准确简明,又要生动形象;在课堂演示技能这块,教师一定要做好板演,还有一些实例可以演示的尽量给学生演示,这样让学生理解的更清楚,记忆也更牢固,同时学生能动手操作的也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熟练地运用多媒体等演示技术,演示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常思: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我们读书学习,一定要记得思考,哪怕是每次一点点,积少成多。在课堂提问方面,读了该书给的建议以及实例以后,我在备课中,遇到提问环节,就会深思熟虑,不能提无效的问题;比如在讲解概念方面,看到了该书举的“三角形全等”的概念这一案例,让我深有体会,我在讲解该概念的时候,只想着让学生认识全等于这个符号,所以上课的时候直接出示该符号,以及它的读法,并没有解析这一概念,案例中写到符号中的“=”表示相等,能完全重合,也就是大小相等;“”表示形状一样,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用符号“”连接,在我今后的教学中给了我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七章写到了数学概念教学,起初我对数学概念课是比较陌生的,认为只要把概念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学生也能掌握,但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基本概念,所以做起题来也是云里雾里。我在读了这一章节以后,学到了很多。首先数学概念可以分为描述型概念(一类概念)和推倒型(或原理型)概念(二类概念)。一类概念比如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立方根、平方根、无理数、方程组、直线、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圆、平均数、方差等概念;二类概念比如运算法则、运算律、等式或不等式的性质以及“空间与图形中”所涉及到的公理、定理等等。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基本步骤:引出概念、建立概念、认识概念、应用与巩固概念、课堂小结。在读此过程中,收获颇大,在今后涉及到概念课的教学中,我将以此作为指导,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

最后,要常写:这个环节往往是我们最易忽视的,但是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发现优秀教师都有随写随记的好习惯。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记录,写是不可或缺的。但反观我自己,我恰恰就缺少记录与写作这一意识,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养成及时记录,随时、随手书写的习惯,这也会成为我们今后反思、重新备课的一手资料,我们既要求学生要有动手做笔记的好习惯,我们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养成这一好的习惯。

张运林老师的这一本书给我们数学教学工作给了很大的启发,只读一遍其实未能真正理解它,后面利用暑假时间我将重新再读一遍,每一次读都会再有新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