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元村观光

(2022-03-19 21:14:05)
标签:

杂谈

开元村观光

开元村观光

阳春三月,和风煦煦。

十三日早上九时许,镇党群办李梅主任来电说,县委组织部派人到小河采风,邀我前往。

大家在政府门前集中。上车后,李梅介绍说,坐副驾的曾美女是县委组织部党员信息中心的,听说摄影技术达专业水准。同行的还有党群办的刘静。上午先去开元村看茶园,李梅说道。司机余学启动了汽车,向开元村出发。

到了开元村,在村办公室前等来了村里美女副支书刘佳敏。李主任问我,开元村有无古迹?开元寺遗址留有两块残碑,我回道。大家都感觉残碑没啥意思,就向茶园出发。

说真的,在开元村的辖区内,我只去过开元寺、大坪山。听说过茶园,还没去过。

开元村村名应是化用开元寺之名。只因开元寺历史悠久,而且在两河、越溪、碗厂、回龙广泛传有咬脐郎兵驻开元寺,白兔引路寻母的民间故事。

几句话的功夫,车停了。我们沿着一条小路,穿过树林,一片绿色的茶叶映入眼帘,这座山有几人正在采摘毛尖,放眼左右,另外两个茶山有很多人在采摘。我们徜徉在葱茏的茶园里,尽情地闻着茶叶的清香,感受毛尖的嫩翠。曾媛也闲不住,景致心动之处,必留其影。几个美女体验了一下采摘毛尖的过程,着实在曾嫒的镜头里秀了一把,美哉。

与摘毛尖的大姐聊天得知,她天不见亮就来摘毛尖了,虽然说挣点钱,还是挺辛苦的。茶叶有它的属性,若中午阳光照射时间过长,茶叶就会自然覆盖,把部分毛尖遮掩,采摘时就不方便,若要采摘,就影响采摘进度和效率。摘毛尖的人都知道,采摘毛尖的最佳时间是早晚。这是辛勤的劳动人民从自然规律中、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值得点赞。

约二十分钟的时间,茶园的彭老板上来了,他向我们介绍说,他的茶园约有百亩左右,近段时间是采摘毛尖的最佳时候,也是每年清明前摘茶最忙的时刻,每天都有七八十人来此采摘。曾媛和李梅关切地询问了彭老板的茶园种植、采摘、销售情况,并鼓励他多种或套种,以增加收入。

参观完茶园,大家又去彭老板的茶叶加工坊参观。虽说是家庭式作坊,但这里环境优美,院坝宽敞整洁。屋内是分离式车间,几台机器正在运作,发出嗡嗡地声音,仿佛在哼着春天的小曲。

从茶叶加工坊出来,由刘佳敏带路,去开元村万亩粮茶示范园参观。

在路上看到,有些农户的房前屋后,梨花正盛,如云似雪,冰清玉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经年不朽,每年的春天,梨花开时都会得到印证。山上老树新芽,生机勃勃。山下百花吐艳,桃李争芳,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没多久,就到了示范园的套种基地,整个一片山都是茶叶地,听说套种的豌豆尖初见成效,销往城市里的餐饮店,而且还供不应求。

又走了一段路,左边山坳上有一座亭子,几个美女说上去看看。公路下有两人正在用机器耕地。此刻已近午时,气温有所上升,行走在缓坡的公路上,明显感觉有点热了。走上坳脊,顿觉凉风习习,大家都感觉释然。曾媛拿起相机拍起照来,刘佳敏望向远方,随感吟道,穹窿地貌,层峦叠嶂。我问,这个亭子叫什么名字,刘佳敏笑着说,不知道...叫望夫亭吧。有没有故事?我又问道。没得故事,刘佳敏回道。站在这里眺望,远方云雾缭绕,山峰隐若,近处山脉绵延,树木苍翠,是一个观景的好地方。既然没有故事,又是新建不久的亭子,就是个观景亭吧。

从观景亭下来,我和余学在堰塘边休息,曾媛见山下有十余人在地里干活,远看排列成行,可能顿生拍摄灵感吧,几个美女就绕路下山去了。

她们上来后,我们沿途往下,去观看了刚修建不久的农具房和水池,好像其他配套设施还在修建。纵观示范园整体,基础设施正在完善当中。

农村土地集约化是传统农业的升级和转型。按示范园的布局,应该是打造新型农业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态势。随着耕作模式的转换,会给昔日荒芜的山村带来无尽的生机,示范园将会泛发奇光异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百亩粮茶示范园观后感。

诗日:

春暖花开三月天,开元村观粮茶园。

躬身茶农摘嫩翠,往来蜜蜂舞翩跹。

凉亭无聊听风吟,久待闲客话语喧。

庆党百年政策好,农事改革一马先。

——林培安谨记

2022年3月15日于回龙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廖家碥探谱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