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的关键词
买卖的变换:以物换物-买卖-交易-商贸
买卖的性质:交换
买卖的内容:商品、器物、人类所需所用物品
买卖的目的: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买卖的共识:公平公正
买卖的意义:关乎民生,关乎民族
一、买卖的史记
在原始社会,没有买卖一说,更没有交易一词,那时候,货币还没有产生,人们便以物换物,互蒙互利,各得所需,这也是人类最原始的交易方法。以物换物记载最早出自先秦《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意思是说一位老实憨厚的男子以布换丝,假以换丝,实为相亲。这一记载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原始买卖相关信息。原始社会末期,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实物货币(贝)出现,贝币(货币)就成了商品交换的产物。
自从有了货币,以物换物就过渡成为以货币换物,自然而然就成了买卖,买卖一词也应运而生,换言之,凡是用货币交换物品的行为皆称买卖,但买卖一词最初始于何朝,不详。始见《战国策.赵策三》“天良商不与人争买卖之贾,而谨司时”。《新唐书.食货志一》“初.永徽中禁买卖世业,口分田”。
二、买卖人的称谓及买卖内容
买卖其实就是一种交易,俗话说,有买才有卖,有卖才有买。买卖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一种供需关系。在现实的生活中,为了平衡这种需求关系,买卖也滋生了买进卖出的买卖行当(行业)~贩卖,以及中介、现今的网购平台等,其目的都是促进买卖,为买卖双方服务的行业。做买卖人的称呼也在随时代变换,称买卖人为商人、掌柜、东家、生意人、经营者、老板、老总等。有面对面买卖操作者,也有间接管理和策划者,但他们的工作,始终不离商品或物品买卖的主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商家作为卖方以盈利为目的,购买方作为个体通过买的手段满足自已的需求,最终达到买卖双方各取所需的目的。
买卖的内容广泛。自古以来,买卖不光体现在民间市井生活方面,官方同样也有很多买卖行为存在。例1、军事买卖。涉及军事的飞机大炮,枪支弹药,军事情报等。例2、政治买卖。(1)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传播中原文化,促成相互文化、物资交流。(2)郑和下西洋携带大量物资和珍品,最远达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南岸,传播东方文化和交流物资,开拓了海外贸易。(3)清政府的无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4)中国与外国建交国家都有跨国度的项目、交易等,都属于具有政治意义的买卖(交易)范畴。例3、行政。政府机关办公用材用物的买卖。例4、社会各单位团体等均有买卖的实例。在日常生活中,从大都市到乡镇乃至农村,买卖大有实例体现,交易有大有小,有成有败,有理有由,有板有眼,有色有味,有先有后,有始有终。买卖的行为贯穿了人类需求的思想,人们随时随地的一个念想,都可能发生买卖行为,促成一桩交易。买卖的实例力跨全球,不分国度和区域。买卖的影子遍布市、县、乡镇、农村。不论男女,或高龄,或年少凡是有行为能力的人,都有买东西的经历,其中也有部份人卖过东西的经历。就市井生活衣食住行而言,买卖次数最频繁的地点,体现在集市、商场、餐馆、宾馆、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地方。生活中消费大,用量多的商品,自然买卖次数居多,相反,消费小,用量小的商品就买卖次数少。
买卖是多样性的,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买卖也有阴阳之分,阴的就是在暗地、隐蔽交易的买卖。例如,买卖毒品、钱色交易、买官卖官、钱权交易等,暗箱操作,违反国际、国家法律法规,这类买卖是不敢见光、不敢公开,见不得人、肮脏丑陋的买卖,阴的买卖(交易)是遭世人唾骂的;阳的买卖则是受国家法律法规允许,可摆摊设点、集市、门市、大小超市、各类厂矿、公司买卖的各类商品、用品及其它,都是人们需要,公众认可的物品、器材等。人类通过阳光的买卖改善了生产生活状况,享受了人类基本的物质,为追求健康、快乐、幸福、积极向上的人生,成为人类共识的基本准则。
实际生活中,在买卖进行时,为什么说先有眼睛,后有买卖,这是买卖行业中永恒不变的潜规则。买东西的人先选择好物品,和卖家谈好价格,买卖双方点头同意,即为交易成功。当然,允许买卖双方口头协议或书面协议售后承诺,如,商品包换、包修、包退...等,条款由买卖双方自定。
三、买卖的意义及重要性
天下熙熙皆为名利。买卖自然涉及利益。较好的买卖市场秩序,会给人们带来美满幸福的生活环境。买卖的良性化发展,对社会经济秩序,对国家、社会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正常良好的买卖环境,能够促使一个国家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差劣的买卖市场环境,就没有规范、没有秩序,就是相当混乱的商贸交易环境。这样的买卖,会给社会带来负担。例如,因为买卖利益,买卖双方在买卖过程当中,出现扯筋笨皮,打架斗殴。以至发生治安、民事、刑事案件。无疑,买卖市场的不健康,也是影响社会进步不良的弊端。
在国际或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地区,商人通过合法的买卖手段,从中协调、运作,(必要时,国家管控调节)推进商品的流动和满足需求方的数量,基本达到供需双方商品的平衡性。买卖在社会中扮演着调剂的角色,它也是国家兴衰的重要参数。兴旺繁荣、和谐热闹的买卖,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强大,间接地说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
四、买卖的人的成败。
买卖人的初衷是为生计,为利益。智者,在商界有独特的眼光和胆略,赚的盆满钵满,享受富人的生活,不泛涌现商业精英,在业内功成名就。愚者,经营日况愈下,甚至血本无归,以至功败垂成,导致风餐露宿或负债流落街头...。
五、买卖中常见的部份俗语解释
1、估买估卖。(1)协迫买家高价买进,协迫卖主低价卖出。(2)按买卖双方意愿,一堆商品、一头猪、一只羊等,不点支、包数或不过秤,估算多少钱,一次性交易。
2、赊账、欠账、赖账。买东西或物品时,先赊着欠着,并许诺时间还账,但一次拖一次,周而复始,至到不还为止。
3、短斤少两。在买卖过程中,卖家给买家的数量不够,例100斤只有98斤,1斤只有8两。
4、以次充好。卖家以低档劣质的商品或物品充当高档商品或优质物品。
5、一锤子买卖。好坏看这次买卖,赌一把的意思。
6、买卖协议。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对买卖的物品或商品等,交易的数量、金额、付款日期与保证事项以及涉及买卖的内容,签订一个书面合同,作为交易的凭据。
7、买卖争毫厘。是买卖的潜规则,允许双方议论价格,讨价还价。
8、撬行夺市。(1)撬行。买卖行业中,竞争比较大。买卖人在同行业中,为自已能做成买卖,采取其它方式,把同行的订单夺为已有,行业俗语(撬生意)。(2)夺市。在某一行业中,夺取市场先机,也有独占鳌头之意。
9、欺行霸市。欺负同行买卖者,霸占某一个地方的市场。
10、同行遭嫉妒。这个买卖名词,古已有之。指买卖萧条的人嫉妒买卖红火的人。例,别人家人来人往,买卖热闹非凡,自已的买卖,人员稀少,冷冷清清。
11、贩卖。也称转手倒卖。商人先买进货物,再卖出去,从中赚取利润。
12、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钱货两清,也是交易原则。
13、秤凭心,斗凭量。秤凭心。交易时,秤的多少、秤星是否压正,就靠卖家的良心。斗凭量。在旧时,买卖粮食的重量,全靠大斗、小斗量。
14、明码实价。物品标价贴签,以示透明,童叟无欺。
15、诚信。指买卖双方言出必行,按谈好的交易,讲信用。
16、随行就市。物品价格随时有变动(涨价、降价),根据同行买卖制定价格。水涨船高之意。
17、赚大。这笔买卖利润丰厚,数目相当可观。
18、亏大。刚吃进大批货就降价了,或其它原因造成物品损失。
19、和气生财。买卖人以谋利为主,一般不计较得失,处事多数平易近人,正所谓,和气才能赚钱。
20、公平交易。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卖家货物的质量等级、价格、金额等,不得高于市场价格,必须义务告知买方,以求基本达到双方不亏。
六、结束语
买卖内容的本质是服务于社会,买卖的结果贡献于人类,买卖的实情贴近生活,惠及生活。买卖的兴衰关乎社会进程。因此,我们反对非法、违法买卖、黑暗买卖、不平等买卖竞争、不平等买卖交易。我们提倡合法、公开买卖、透明买卖、平等竞争、公平交易。
注:以上买卖言辞,仅代表个人观点。
《买卖打油诗》
一、
买卖初衷为生计
当然更多是为利
为使买卖更长久
不为蝇头伤和气
亏心买卖事没做
半夜有鬼也无惧
为使买卖显公平
老不哄来少不欺
二、
一桩买卖是否成
且看双方意几分
买选东西要满意
卖通南北不认人
传统买卖依旧在
新型交易网上生
自古买卖有欺诈
今待公平永世存
三、
买卖已超千年史
交易无数万不止
为吃为穿为有钱
有贫有富有透支
前后左右皆有买
幸福人生为度日
东西南北都有卖
美丽花朵靠叶枝
2021年2月7日林培安写于回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