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分析报告
(2021-03-05 07:37:33)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分类: 教学研究 |
亳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分值与知识结构
本次高二语文试题满分均为150分,其中第I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分值与知识结构统计表
项目 |
阅读类试题 |
表达类试题 |
合计 |
||||||
现代文阅读 |
古代诗文阅读 |
||||||||
论述类文本阅读 |
实用类文本阅读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文言文阅读 |
古代诗歌阅读 |
名篇名句默写 |
语言 运用 |
写作 |
||
高二 |
9分 |
12分 |
15分 |
19分 |
9分 |
6分 |
20分 |
60分 |
150分 |
(二)命题指导思想分析
依据对本次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考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本次语文试题命制体现了如下的基本指导思想: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和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要求,突出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考查内容上,突出课内外的衔接并强调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注重考查学生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深入理解和体验领悟的能力,以及应用写作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试题特点分析
亳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和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语文学科高考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的六个层级在本次高二试题中均有较清楚和全面的体现。古诗文名篇名句的默写考查识记与理解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以文化典籍传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考查了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的能力,对文章内容的论证分析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是有关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的非连续性文本,考查了学生理解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是张恨水的《号外号外》,考查学生分析文学作品表现手法,赏析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考查把握文章结构、分析小说主旨的能力;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断句、古代文化常识、内容概括、句子翻译能力,古典诗歌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能力;语语言运用题考查学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作文是有关“精致抠”方面的材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类型。本试卷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性质,体现了对学生理解判断、概括归纳、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运用等思维品质的考查,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积累、运用等核心语文素养的考查,也体现了对其考试技巧与能力的考查。试题设计符合新的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与高考联系紧密。
从整份试卷看,亳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题目设置科学、规范,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有机融合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素养”目标,重视引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精神。试卷结构和形式符合参考卷体现的精神,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要求,能较好地考查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试题语料看,这份试卷又具有生活化、文化味、创新性等特点。语言文字应用的语料涉及现实生活文化、政治、科技、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文化典籍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物的修复和保护,“精致抠”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传递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要从生活学习语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
不足之处在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8题,我认为不如设问成分析“房东”的人物形象,因为,小说中的“我”这一形象并不是太突出,相反“房东”形象塑造很典型,当然,如果这样修改,那第7题中的B选项也要进行修改。
二、我校学生得分情况
三、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
1.材料读不懂,审题不清,思路不畅。
2.语言组织表述上有明显语病问题,因表达不准确,失分情况较多。
3.答题不规范,缺乏术语或乱用术语情况严重。
4.书写整体情况较差,部分学生涂改较多,卷面不够整洁,错别字较多。
5.部分同学未分点作答,答案没有条理,得分点不明显,缺少分析。
6.作答不规范,部分照抄选择题内容。
7.
8.作文不写标题,演讲稿格式不对,文体不符合要求,字数不够等。
四、下阶段复习策略:
1.加强复习,夯实基础知识。
2.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和语境意识。
3.强化学生合理安排各部分答题时间的意识。语文试卷阅读量大,书写量更大,只有这样在练习反复强化学生合理安排各部分答题时间的意识,才不至于让学生在考场顾此失彼。
4.抓好学生的规范化训练。
细节决定成败,规范成就未来。后期的复习应针对评分标准加强训练。狠抓答题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求学生做到准确使用相应术语,答题序号化,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认真而又从容地面对考试。对于态度不认真、马虎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并予以严格要求,对于过于紧张的学生则尽可能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其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