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fjygh202243--子课题

(2023-10-10 16:21:35)

dfjyktxq2022048-19课题研究活动16(小班《小区域、大生活》区域课程故事)

一、活动内容:小班《小区域、大生活》区域课程故事

(一)活动时间:2022.10.20-11.28

(二)活动地点:小班活动室

(三)主  人:费凡

(四)参加人员:小班幼儿及教师

(五)活动主题:小班《小区域、大生活》区域课程故事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1.生活区域开展一系列游戏活动。

2.根据幼儿在生活区域内的游戏表现,不断整改和添加游戏操作材料。

(七)解决的问题:

在游戏中小班幼儿有了初步的自我服务意识,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提升。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

活动中的游戏材料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关联,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能够在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中主动学习,从而获得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

继续探究如何利用生活教育促进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小班幼儿在初次进入集体生活时,因年龄较小,以及家庭生活的影响,在生活自理和自我服务方面较缺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结合本班生活区域游戏活动我对幼儿在生活区域游戏活动各种进行了一个月左右的跟踪观察研究,旨在利用生活区域游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大、小肌肉的发展和丰富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此次区域课程活动分为:生活那点事、生活乐空间、生活细观察、生活小花絮四个部分。

(一)生活那点事

存在的问题、现象:

1.午餐后椅子摆放随意,午睡时鞋子摆放杂乱。

2.在午餐时小手不太会用勺子吃饭,操作材料时不太会用剪刀。

3.画画后,水笔未整理好,缺少几只笔,笔套颜色不匹配。

现象分析:

1.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手部肌肉动作发展较慢,动手能力较弱。

2.在生活中家长对幼儿的事情包办代替。因此,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时,在生活自理方面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

3.本班幼儿对于物品应放回原处的意识较弱,个别幼儿不能将物品按颜色对应摆放。

应对策略:

1.《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将所学内容渗透班级区域游戏中,幼儿在玩中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乐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教师在游戏区域内根据本班幼儿的现象情况,投放适合幼儿年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游戏操作材料。

3.对幼儿的尝试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式的反应。《指南》中指出:应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4.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引导家长在家中也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生活乐空间

1.投放贴近幼儿的生活材料。

进入冬季后,幼儿穿系扣上衣的越来越多,可是很多幼儿不会系扣子,为此我们班生活区提供了晾衣服、扣纽扣等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模拟生活情境游戏活动,希望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2.投放具有较强目的性的材料。

小班的幼儿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初始阶段,为了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在“生活区”区域中根据相应的材料,我们投放了“扫扫壳”、“彩色圆子”游戏材料等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3.投放适合幼儿年龄和发展阶段的材料。

孩子们在发展时会存在的个体差异,考虑到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在进行活动时孩子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来选择活动。如:夹蜘蛛夹豆豆衣裤等由易到难的游戏活动。做到材料投放的层层递进,使每个幼儿在探索活动中都能获得不同的经验,有效地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三)生活细观察

Part1:我会夹一夹

预期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手部肌肉能力尝试使用方法打开夹口。

2.引导幼儿根据物品颜色和种类进行摆放。

3.尝试使用各种夹子,积累生活经验。

第一层次:能够打开夹子,以游戏的形式夹出蜘蛛。

第二层次:能够用木夹夹出与豆豆碗颜色相配的豆豆。

第三层次:尝试按类别和颜色用夹子将图片进行整理。

活动小结:

《指南》中指出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并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因此本次活动以夹子夹蜘蛛、夹豆豆等层次性游戏。让幼儿感知、体验、操作,在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小手肌肉发展和协调性的同时掌握颜色对应和尝试按图片类别摆放的能力。随后要针对活动中发展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和鼓励幼儿进行多次游戏尝试并适时给予肯定。

Part2:我会生活

观察对象:小泽、悦悦、小雅

观察目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整理能力。

行为分析:

1.小泽在晾衣服时,未将衣服整理好就直接挂在了绳子上。知道衣服和裤子按类别进行放置,但是未将衣裤叠好。小泽在游戏中动手整理意识和手部协调能力较弱,物品分类摆放意识较强。

2.悦悦在撑衣服时知道选择和衣服大小相匹配的衣架,并且知道要将晒好的衣服叠放好。但是悦悦未将裤子按图标进行放置。悦悦动手整理意识和观察能力较强,物品分类摆放意识较弱。

3.小雅在游戏中会将衣服上的纽扣扣好,可以按操作板上的步骤图将衣服叠好,最后按箱子的图标进行衣裤分类整理摆放。小雅手部协调能力和学习整理的意识较强。

教育策略:

1.采用示范,榜样教育形式,让幼儿在自己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采用鼓励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尝试操作。

3.《指南》中指出: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4.家园合作,多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和给予幼儿耐心细致的指导。

(四)生活小花絮

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可以:

1.在图书区将图书按颜色标记进行整理摆放。

2.孩子们在娃娃家以多种角色进行吃饭游戏,很乐于用勺子进餐。

3.主动愿意帮爸爸妈妈擦桌子、倒垃圾。

三、成果展示:

本次区域活动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设置适合本班幼儿的游戏内容及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更多的探索空间的支持下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活动中的游戏材料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关联,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能够在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中主动学习,从而获得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区域、大生活》PPT_01

 

《小区域、大生活》PPT_02

 

《小区域、大生活》PPT_03

 

《小区域、大生活》PPT_04

 

《小区域、大生活》PPT_05

 

《小区域、大生活》PPT_06

 

《小区域、大生活》PPT_07

 

《小区域、大生活》PPT_08

 

《小区域、大生活》PPT_09

 

《小区域、大生活》PPT_10

 

《小区域、大生活》PPT_11

 

《小区域、大生活》PPT_12

 

《小区域、大生活》PPT_13

 

《小区域、大生活》PPT_14

 

《小区域、大生活》PPT_15

 

《小区域、大生活》PPT_16

 

《小区域、大生活》PPT_17

 

《小区域、大生活》PPT_18

 

《小区域、大生活》PPT_19

 

《小区域、大生活》PPT_20

 

《小区域、大生活》PPT_21

 

《小区域、大生活》PPT_22

 

《小区域、大生活》PPT_23

 

《小区域、大生活》PPT_24

 

《小区域、大生活》PPT_25

 

《小区域、大生活》PPT_26

 

《小区域、大生活》PPT_27

 

《小区域、大生活》PPT_28

 

《小区域、大生活》PPT_29

 

《小区域、大生活》PPT_30

 

《小区域、大生活》PPT_31

 

《小区域、大生活》PPT_32

 

《小区域、大生活》PPT_33

 

《小区域、大生活》PPT_34

 

《小区域、大生活》PPT_35

 

《小区域、大生活》PPT_36

 

《小区域、大生活》PPT_37

 

《小区域、大生活》PPT_38

 

《小区域、大生活》PPT_39

 

《小区域、大生活》PPT_40

 

《小区域、大生活》PPT_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