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籍教授】朱庆增: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标签:
莒县当代人物 |
分类: 莒籍专家教授 |
朱庆增,莒县长岭镇朱家课庄村人,1969年3月15日生,现任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
在高中时,他开始迷恋上化学,至今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在高中时期刚接触到化学课程时那种惊喜的感受,他惊喜于化学元素的多样与化学反应的神奇,化学为他的人生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充满新奇与探索的世界。他身兼数职,潜心研究化学与化工专业,在化学领域不断探索与追求,始终走在化学领域的最前沿。
朱庆增:上高中期间学习的时候感觉这个化学呢,第一是非常有兴趣,第二学起来也不难,另外觉得这个化学能创造一些新材料,所以当时很自然的就选了这个化学这个专业,因为化学跟生命跟环境都非常有关系。
正是由于对化学的这份热爱,他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选择了化学专业。在大学四年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没想到毕业时他的第一份工作却与大学所学的专业不符。
朱庆增:四年以后临近毕业,遇到了一个全国研究生招生政策调整,不能通过统考考研究生,这是有点打击的,当时就通过分配工作到了当时的机械电子工业部234厂工作,
虽然朱庆增参加了工作,但他一直不忘初心,还想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习化学。
朱庆增:我记得当时我们小实验,成功了以后,我们重复了四五次,没问题了,计划想去放大,放大到五千倍,按照同样的条件,同样的配比放大实验。在预期的时间内,还没得到预期的结果,结果那个事情守了整整的一晚上,觉得期望随时结果能出来,但就是没出来。在反应釜上边睡了一晚上,然后我们停下来以后分析了原因,最后又额外的增加了大概0.3克的有效的催化剂,那一反应釜的产品就出来了,这只是当时我们做研究生期间的那么一点,其他的时间有时候也是这样的,很辛苦但是也很有成就感。
由于朱庆增教授在读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研究生毕业时,学校留他任教。
朱庆增:研究生期间获得了光华奖学金,然后毕业后留校,这几年也承担了国家和地方的一些项目,像一些山东省优秀青年奖励基金,还有2015年的时候获得了泰安市泰山英才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称号。
在留校任教的过程中他利用课余时间,凭着对化学的热爱和个人的勤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对于知识的渴求,他仍然觉得自己对化学专业领域的探索和追求还是不够,于是选择了继续深造。
朱庆增:读完博士学位明显的感觉到知识面还是不够的,特别是视野不够开阔,所以当时就主动联系,两年以后就到了国内顶尖的,国际上知名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的工作,在一个大的知名的课题组里,在化学所博士后工作这几年,接触了好多知名的科学家,受益匪浅。
2007年朱庆增教授被国家教育部公派到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德国马普学会去做访问学者,这也为他提供了一次历练的机会,使他又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对化学领域的前沿信息更加充分了解。
朱庆增:2008年回国以后,就慢慢的逐步的承担了一些国家和省的重点科技项目,而且也做了一些技术开发工作,加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直到今天又参与了一些政府的管理工作,整个过程走过来,要说艰苦就艰苦在,需要时间上的付出和需要有一个坚韧的毅力这才能坚持下来。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在采访朱庆增教授回首自己化学科研方面的经历时,他强调当时只是因为爱好,正是因为纯粹的爱好与不竭的科研热情作为支撑,使他对自己的工作从未感到过乏味,并乐此不疲。
朱庆增:化学他是一门实验学科,除了掌握原来一些基本知识以外,好多的事情呢需要一些化学实验去验证,事实上在大学学习期间,以及后期的学习期间,大概得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需要做一些化学实验,因为通过这化学实验会验证一些基本的知识,这样印象深刻,理解的也深一些,所以学化学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科。
在大多数人看来,化学研究工作有一定的风险性,而在朱庆增眼里,这些风险性都是在技术知识可控的范围内。
朱庆增:事实上你要按照科学规律的话,这些风险都是在控制之内,有些时候设计不当的时候,它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甚至有时候整个实验室的管理啊,有些新的学生,对一些不了解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一些危险因素,但这些危险因素都通过平常严格的训练,都能控制得了。
从选择化学专业的那刻起,到如今已经三十年了,对科学的纯粹兴趣和对事物背后真理的探寻让朱庆增一直保持着创新的姿态,在化学的相关领域里自由地游弋。
朱庆增:那是1986年选择了化学这个专业,现在30年了,整整30年了,而且事实上现在越做越感到越有兴趣。这个化学的话,事实上是在一直往前探索,一直往前创新,事实上就是认识一个世界的过程,虽然我们基本上站在这些学科的前沿,但前面还有好多的事情需要探索,如果进入研究阶段的话,基本上是创新,而不是重复性的工作,基本上是每天都在寻求新的未知结果,做新的创新实验,所以不存在重复的问题,有时候重复只是为了验证一个结果。
朱庆增教授平时特别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验室,他都会鼓励学生要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多动脑筋,善于思考。对于文献中已经做过的试验,他会让学生重新来做,并将自己的试验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对比,针对差异找出其中原因。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
朱庆增教授常常教导学生,严谨、细心是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要求,一定要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生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作为一名科研教授,他不仅担任着繁重的教研工作,还身兼数职。2015年经山东大学组织部推荐,由山东省委组织部选派至安丘市挂职副市长。
朱庆增:到安丘市挂职副市长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当时是省委组织部选拔了以后,选拔一些有好的科技背景,能够从事科技管理的人员。希望到地方一些政府帮助一些科技创新,个人也想把自己学的知识帮助当地政府去发挥一些推动作用,同时也想到当地政府部门学习下他们一些管理的水平,对产业理解的角度,进一步把自己的科研和技术转化搞好。
回首在安丘市挂职副市长职务的一年里,他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作为离家在外的游子,朱庆增也时刻关心、关注着家乡莒县的发展变化,在他看来,莒县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色。
朱庆增:因为这几年接触的比较多,我知道咱们莒县制定了强力推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而且以突破园区、聚力招才作为主要工程,再加上现在莒国故城规划和复原,我觉得这是咱们可能当下咱们莒县能够得到快速发展的有力的支撑,也抓到了主要的点,而且将来咱们发展也有咱的特色。事实上咱们国家现在十三五制定了五个发展理念,我理解的比较深,第一个是创新,第二个是协调,第三个是绿色,第四个是开放,第五个是共享,过去每次咱们县里组织这些活动,我们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事实上也跟咱们县里领导有过讨论,包括这个生态,绿色发展,还有一些产业控制,都交换过意见,相信要在这五大理念的支持下,在咱们县里这三大重点工作的推动下,应该很快就能看到咱们一个富强、美丽和幸福的新莒县。
除了对家乡发展的美好愿景,朱庆增也在积极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朱庆增:近期为咱们家乡推介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准的一些产业项目,把一些它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已经给他们了,现在他们正在研讨、消化阶段。希望他们能有这个能力把这样项目接下来,而且能够跟咱们当地一些产业是有密切结合的,他们也做了初步调研。除了这些之外,事实上我个人非常愿意多为现在咱们莒县老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因为现在咱们老家,各方面的创业的气氛和干劲都非常足,所以我也想积极参与到这个大的环境中去,为老家做一点贡献。
2017年马上到了,祝福家乡的父老乡亲,家庭幸福,身体康健,安居乐业,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事业发达,吉祥如意。(莒县电视台记者:王世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