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之人物特点(刘婷)
(2018-08-26 09:55:19)
标签:
教育 |
《小马过河》之人物特点
小学部
部编人教版有二年级语文下册14课是《小马过河》。《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应该中中国孩子耳熟能详的一篇童话。今天我要来分析分析这篇故事中的几个角色的特点。
首先来说说老马,老马是小马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得到锻炼,有一天,让小马帮助她把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原话是“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情了吗?”“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于是小马连蹦带跳、飞快的往磨坊跑去。结果半路被小河挡住了路。当小马跑回去问妈妈时,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可见妈妈是对路况了如指掌的。老马为了锻炼孩子,本身是好事,但这应该是小马第一次单独完成任务,老马居然没有任何交代和提示。甚至没有提及到磨坊前面有一条河。可见这老马也是心大,完全不担心孩子的安危。再后来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认为河水很浅,差点趟过去时,要不是松鼠及时阻拦,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个人认为文中的老马这种锻炼孩子的方式有些冒险。当然在小马返回家中寻求妈妈过河意见的时候,老马引导孩子要思考别人说过的话,不能光听别人说的,自己不动脑筋,应该去尝试。这点上,老马还是有自己的教育方式。
其次,我们来说说老牛。小马叫他“牛伯伯”,这说明老牛的辈分比较大,年龄稍长,应该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但是在小马询问水的深浅时,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小马的询问,言外之意是自己是否可以过去,但是牛伯伯却只轻描淡写地说水很浅,能过去。并没有给出合理的建议。结果天真的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水。由此可见,这位老牛伯伯也是说话欠妥当,不负责任,没有诚心帮助小马。
再次,我们说说故事中最热心的小角色——松鼠。松鼠见小马要蹚水,拦住小马大叫“别过河!你会淹死的!”而且还认真地说:“水深得很呢!昨天我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不仅及时劝阻小马,还有理有据的,还举例说明这河水可是会淹死人的,关心小马安危。这足见小松鼠是个热心肠,有爱心的人。但是通过这次谈话,也不难看出松鼠的死板、不变通,没有考虑小马和自己的区别,一味阻止小马,给别人尝试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说说我们的主角——小马。小马在这个故事中,我认为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做事谨慎。刚到河边,找到牛伯伯问河水深浅,而不是贸然前进。二是举止轻率,行动欠思考。得听牛伯伯说河水很浅时,二话没说就要下河蹚水,完全没有考虑牛伯伯说话只站在对方的角度,所以差点发生意外。三是做事没主见。当牛伯伯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会淹死同伴时。小马一下子犯难了,没有经过思考,直接甩甩尾巴,跑回家问妈妈了,即使家离河很远。四是知错就改。在妈妈的引导下,小马这次既不冒险也不畏缩不前。在松鼠的全力阻拦下,还是尝试蹚水过河,但是这次是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的过河。最后终于明白了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当然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小马两次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勤动脑,勇于尝试,在实践中找出答案的道理。但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不妨多想一些,给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赋予更多的趣味和内涵,给孩子更多的思考角度,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