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课例研究(刘婷)

标签:
教育 |
《乌鸦喝水》课例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刘婷
《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第一部分:备课前思考
本课设计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托,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因此在备课当中,我把课文的朗读、语句中情感的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个教学重点,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有所获。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上,组词造句上,我都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自学,有小对子互学,有小组合作进行试验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三、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课程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会读9个生字。
2、理解“到处、渐渐”两个词,会用“渐渐”说话。
3、能感情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的主题(遇到困难,积极动脑,想办法解决)。
教学流程:
1、出示一幅图画,问:请小朋友看这一幅图,图上画着谁,它在干什么?
2、板书课题,读课题,学习题中的三个生字“乌 鸦 喝”这个题目中有三个生字,你能读吗?齐读,拼读,指名读,跟读。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3、全班一起拼读课题。
4、播放“乌鸦反哺”的视频。问:听完这个故事,你觉得故事里的乌鸦是一只怎么样的乌鸦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含有“喝”的词语,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解决生字的读音,指导读通课文。
三、细读课文,读中探知。
1、指名读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板书:口渴 请学生试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2、乌鸦找到水了吗?(找到了)板书: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假如你是乌鸦,你当时的心情如何?(开心、激动)板书:可是……(学生接着读)乌鸦喝到水了吗?(没有)板书:
想一想乌鸦当时的心情怎样?(很着急)假如你是此时的乌鸦,心里会怎么想?读第三、四句,读出乌鸦的着急。
3、过渡: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小对子之间互读第二段。
4、乌鸦想了个什么办法才喝到水的,自由读第三段。小对子之间讨论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想出来了)板书:!乌鸦喝着水了吗?(喝到了)板书:喝着水。PPT展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学生说一说最喜欢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语?为什么?(“渐渐”“一颗一颗”。)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水真的可以升高吗?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吧。(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乌鸦终于喝着水了,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情?(高兴、兴奋)板书:
四、心灵感悟,升华主题。
1、你觉得文中的乌鸦是一只怎么样的乌鸦?(聪明、有智慧)我们也像乌鸦一样聪明,和老师一起把课文再读一遍吧。
2、这只聪明的乌鸦有话对大家说。(小朋友们,遇到事情千万不能轻易放弃,我们要开动脑筋,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你也会做得很棒!)同学们你有话要对乌鸦说吗?(我要学习乌鸦遇到事情,肯动脑筋的精神。)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生齐:整体认读一声w乌,y鸦,h喝,shu水,乌鸦喝水。
师: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乌鸦全身乌黑,除了这个特点,乌鸦还是一只怎样的鸟呢?老师找了一个“乌鸦反哺”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观看视频)
师:小故事中的乌鸦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
生1:我觉得这只乌鸦很孝敬父母,及时自己的父母老了,也要好好照顾它们。
师:相信你也会学乌鸦一样,孝敬父母对不对?
生2:我的觉得这是乌鸦比喜鹊好,喜鹊只是外表漂亮,不懂得知恩图报,而乌鸦却是懂得知恩图报的。
师:“知恩图报”这个成语说得非常恰当,你的词汇确实很丰富。
生3:我觉得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我们应该像乌鸦一样,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再也不惹我妈妈生气了。我长大要孝敬他们。
师: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师:视频中的乌鸦是一只懂得孝敬父母,知恩图报的动物。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只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6页。
生齐:我就翻到106页。
师:根据PPT上的要求,请自己出声朗读拼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并画出含有“喝”的词语,时间3分钟。开始。
师:大家读完了吗?
生齐:读完了。
师:好的。那么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情况,请男生为大家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男生齐读。
师:没有错别字,读得很流畅。就是不够整齐,女生再来试一试,相信会读得更整齐。
女生齐读。
师:女生读得不错。第二自然段,我想请第一第二小组试读一遍,注意读音准确。
生齐读。
师:这两个小组的同学对字词的掌握很准确。第三自然段我想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请这位同学试一下吧。
生1朗读。
三、细读课文,读中探知。
师:声音洪亮,很流畅不错。刚才大家读读了课文,老师要问问大家你在文中找到带“喝”的词语了吗?
生1: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师:大家和他找的一样吗?(板书: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
生齐:一样。
师:乌鸦找水喝?它是怎么找水喝的,谁能在在文中找到句子读一读。
生1: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到处?到处是什么意思啊?
生1:处处。
生2:任何地方,每个角落。
师:任何地方,每个角落。说得很准确。大家想想它可能去过哪些地方找水呢?
生1:可能去过沙漠,结果没有发现水。可能去过河边但是河水干枯了,也没有找到水。
生2:我觉得乌鸦可能去了非洲,但是非洲太热,很难发现水。然后又去了森林里,也没有找到水。飞了很多地方,到处都没有找到水。
师:大家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如果你是这只乌鸦,到处找水,找不到水,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1:失落
生2:不开心
生3:难过
生4:伤心。
师:大家说的没错。(板书:)但是所幸的是乌鸦最后找到水了吗?
生齐:找到了!
师:原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乌鸦看见一个瓶子。
师:想象这时候乌鸦会是什么样的表现?
生1:乌鸦非常高兴,飞了好久终于找到水了。
生2:乌鸦太高兴了,它高兴地想跳舞。
生3:乌鸦非常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师:看来大家都能体会到乌鸦的心情。(板书:)但是乌鸦喝到水了吗?为什么?
生1:乌鸦看见瓶子里有水,但是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到水。
生2:喝不到水,因为三个原因。一是水太少。二是瓶口太小。三是乌鸦的嘴巴太大了,不能放进瓶子里。
师:分析的很有条理。好不容易找到了水,但是却没法喝到水,乌鸦又不开心了。(板书:
)怎么办呢?乌鸦想到了什么办法?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和你的小对子讨论讨论乌鸦的办法,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小对子之间进行讨论。
师:谁说说乌鸦找到了什么好办法?
生1: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师:大家看ppt上的这句话,就是这位学生找到的答案。这句话中你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生1:我喜欢“石子”这个词,因为有了小石子,乌鸦才喝到了水。
生2:我喜欢“一颗一颗”这个词,因为瓶口太小了,所以只能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
生3:我觉得“渐渐”这个词也不错,因为石子是一颗一颗放进去的,所以水才会渐渐升高。
师:大家分析得很到位。“渐渐”就是慢慢、徐徐的意思,谁能试着用“渐渐”造个句子。
生1:国旗渐渐升高了。
生2:早上的太阳渐渐升高了。
生3: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生4:我渐渐长大了。
生5:我渐渐长大了,渐渐学会了很多知识。
师:大家对这个词语掌握的不错。但是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水真的会渐渐升高吗?我觉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咱们还是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看是不是这样的,好吗?
生齐:好。
(大家分小组进行实验,小组成员依次把石子放进瓶子里,观察水的上升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是不是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水会渐渐上升?
生齐:是。
师:乌鸦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喝到了水,它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生1:开心。
生2:自豪。
生3:很高兴。
师:不错。(板书:)课前咱们班有位学生告诉我,他很喜欢这只有智慧的乌鸦,所以想为大家表演一遍课文。大家欢迎他好不好?
掌声。
师:我们来读课文,他来表演。
生齐读课文,学生表演。
四、心灵感悟,升华主题。
师:非常感谢他的表演,大家觉得他的表演怎么样?
生齐:很好。(鼓掌)
师:课前我们的看的《乌鸦反哺》的故事中,乌鸦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乌鸦,那么这节课中的乌鸦,你觉得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
生1:很聪明,知道想办法喝到水。
生2:善于观察,他发现瓶子旁边有水,才想到办法的。
生3:不怕困难,到处找水喝没有找到都不放弃。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这只聪明的乌鸦有话对大家说。请大家看看ppt:小朋友们,遇到事情千万不能轻易放弃,我们要开动脑筋,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信你也会做得很棒!同学们你有话要对乌鸦说吗?
生1:乌鸦你真的很聪明。
生2:乌鸦你遇到事情总是是会想办法解决,我以后遇到问题也要向你学习。
生3:乌鸦你到处找水喝,没有找到也不放弃,我要学习你的精神。
师:大家说得都很棒,这节课大家认识了乌鸦的精神,乌鸦不仅是懂得孝顺父母,知恩图报的,而且也是善于动脑,聪明智慧的。是不是?
生:是。
师:乌鸦想出了把石子放入瓶子的办法喝到了水,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和乌鸦一样,想出别的好办法,课后大家把自己的办法画成画,好不好?
生齐:好!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齐: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第三部分:教学反思
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节课时,我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乌鸦反哺》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对乌鸦的好奇心和好感,然后再学生乌鸦喝水,学生的状态就特别好。板书也是采用笑脸和哭脸的绘画方式,让学生通过直观方式体会乌鸦的心理变化。
其次,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先体会句子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说说乌鸦的心情,再让学生朗读句子,效果非常不错。在板书设计上也是用汉字、绘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把握文章的脉络。
再次,我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讲解“到处”这个词语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亲身体会到乌鸦找水时的艰辛,体会找到水后的兴奋之感。讲解“渐渐”这个词语的时候,让学生分小组做实验,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充分理解了渐渐得含义。情不自禁的说出来了“看!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
最后,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一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表达,因此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比如课前导入中对乌鸦的评价,学习完课文你想对乌鸦说的话等等。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他们的思维很活跃,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