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
(2018-04-03 18:14:19)课题研究方案
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
李圆利
由于现行的生物教学计划使得初高中生物教学在时间安排上脱节。初中生物知识在初二已经讲授结束,加上中考不考生物,间隔一年时间后高一才重新开设生物课,学习差的同学初中知识遗忘殆尽,成绩中等以上的同学也是虽有印象却也难以把握其知识要点,更别提对细节知识的整理。另外高中的教学任务紧张,教师也不可能用更多的时来复习初中的知识。由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就会造成高一新生很难将初中知识衔接到高中来的现象。所以,初高中生物课程内容的衔接是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基础、核心和落脚点,要想更好地学习好高中生物,就要处理好初高中两个阶段知识的互补、递进和承接关系。本课题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初高中生物知识内容的衔接,在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架设好桥梁,实现初高中生物学知识内容的迁移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新课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培养良好的学风。坚持为了学生、基于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手段,课题组紧紧围绕申报的课题《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结合校本教研开展工作,科学合理地改革生物课堂教学,研究、探讨真正适合我校的课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高中生物教材的衔接。通过比较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初中生物是初中自然科学的组成成分之一,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如简单的动植物分类、常见的几种动植物及其结构特点等等)、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一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学生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初高中学习技能相衔接。突破“死记硬背”的简单模式。高中阶段,面向高考,对于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而学生仍然以初中读、背的方式学习生物,显然是行不通的。进入高中时,有些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模式,有部分学生或缺乏兴趣、或学习方法欠佳,往往出现不会、不想学习现象,等学生开始有兴趣,开始有学习方法时已学习过半,面临学业水平测试。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使之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
3.初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课程改革以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达成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学生的学,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所以,初中的培养目标要为高中打好基础。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八、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9-2017.11),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对初高中实际教学的调查研究,了解新课改下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现状,了解初高中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理论学习。
(二)研究阶段(2017.11—2018.5),对初高中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目的的差别进行研究,明确课程标准衔接的重点和难点。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初高中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特点,目标标准,尤其重视课程标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上的区别和联系的研究;
进行初高中课程教材知识的继承与衔接研究。包括课程内容的知识衔接点、间断点和深化点的研究,其中重点集中在知识内容衔接点研究上,并总结出初高中衔接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结合课标对衔接的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对策。
(三)总结阶段(2018.5—2018.7),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进行课题总结和研究反思,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并反复实施和比较,形成一定的可操作性模式。
九:预期成果
1、教师导学案、案例等过程材料。
2、阶段研究报告、档案。
3、在本课题结题前完成论文的撰写。
我将会认真、踏实地对初高中知识进行解剖→分析→整合→强调→记忆,便于学生理解,为学生服务,也会尽职尽责的完成该课题研究。
相信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只要在正确的科学方法指导下,有意识地使用突破生物教学中重、难点的技巧和方法,将在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品质,促进其开拓性思维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势必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