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峪古堡

(2020-02-01 10:17:29)
标签:

旅游

分类: 中华行
    2019年10月5日从西安出发到山西长治的壶关太行大峡谷游玩,经高陵,阎良走西禹高速到韩城过禹门口黄河大桥进入山西,上候禹高速经河津侯马到沁水县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东南方向50公里的郑村镇湘峪村。20元门票有讲解。 
堡前牌坊:上书“恩荣四世”,左书“三世少宰”,右书“四部首司”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位于沁水县东南郑村镇,南离皇城相府6公里,西离赵树理故居5公里。这里依山傍水,群峰绕环,苍松翠柏纷植,景色宛若诗画。湘峪原名相谷,因山脉东临瀑布,西靠虎山,南山藏龙,北山栖凤,其“山”二龙戏蛛,其“水”五龙相会,故改名湘峪。
湘峪古堡

      峪城为蜂窝式城堡,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至150米,占地面积约32500平方米。该城由孙居相、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于孙鼎相在孙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为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称为"三都古城"。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城建于明末崇祯七年(1634),古城依山而建,分内、外两城。内城城内主要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筑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设施。另外还有孙居相墓等。。外城墙则山势而建,外城辟有三门:东曰“迎晖门”,西曰“来奕门”,南曰“宸薰门”。
湘峪古堡
 三都古城图
湘峪古堡

    古堡全景图(全景模式拍摄)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正大门南城门,城墙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窝,民间谓之"蜂窝城"。
湘峪古堡
    
    在城堡外围原是一条宽21米,外城周长多米的护城河,作为阻击外来入侵之天堑。城堡地险要,易守难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为我国古建史上的智慧结晶和创举。 现在护城河已经拓宽了,原先要进古堡要经过一个吊桥进入,现在没有吊桥,修成石拱桥了。
湘峪古堡

     古堡西边
湘峪古堡

    高大宏伟的南城门
湘峪古堡
    
    南城门上方匾额有薰宸二字
湘峪古堡

      进入南城门过城门洞迎面是一堵高大石墙,要向左拐个弯再上台阶,才能到堡内平台。古堡内建筑物都高于南城墙。
湘峪古堡
    
    我们先去南城墙中空内的藏兵洞。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南城门东面的城墙。小窑洞是养马匹的地方。
湘峪古堡
     
     从南城门楼最上层进入。
湘峪古堡
   
      往下走一层到藏兵洞。湘峪古堡
      
    兵洞连城,南城墙沿村前溪流走向,在岸边悬崖峭壁上砌砖垒石,建有角楼、藏兵窑洞、马厩、马夫居住窑洞以及挡水墙等,窑洞的建造同样因地制宜,上下层叠,相互联通,既可屯兵,又可储存兵械,大大地提高了防御能力。
湘峪古堡
    
    藏兵洞洞体宽大,洞洞相连 集兵营与仓库功能为一体,由于地形险峻,在每个藏兵洞内都设有拱形窗户一个,直面城外,居高临下,成为嘹望敌情和用于防御的坚固工事,同时兼顾了抗击功能。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每个洞室都有御敌口
湘峪古堡

      藏兵洞还设有通道与城墙顶部的“帅府院”相联,以便于战时指挥和武力增援。有学者评价,湘峪古城的藏兵洞具有极高创造力,是沁河流域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也是我国冷兵器时代防御工事的杰出典范。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藏兵洞内还有明代水井一个。一旦发生战争,士兵们不用走出藏兵洞便可直接取水饮用。洞内有用来放置火把的松柏台,里面灯光通明,城墙外却根本看不见灯光。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这是一个圆形的御敌口
湘峪古堡
    
    城墙上的西南角楼
湘峪古堡
     
     藏兵洞从南门开始一直到西南角城角楼下有个出口。
湘峪古堡
    
     进入西南角楼顺楼梯上西城墙,这是角楼的方格窗。
湘峪古堡
  
    八卦窗
湘峪古堡

     在西南城角向东拍摄。
湘峪古堡
  
      西城墙
湘峪古堡
  
     西城门与西北角楼
湘峪古堡
    
  古堡内建筑,可以看到邀月楼,双插花楼。
湘峪古堡
   
      西城墙大约只有两米宽,依山修筑。
湘峪古堡
       
    紧邻西城墙外的玉皇大帝庙。关帝庙等。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城外的这些庙宇我们没有去。
湘峪古堡

    西北角楼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高大西城墙,古堡是北高南低,我们是到了西北角楼俯瞰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站在西北角楼向东望去,遗憾的是从西北角楼到东北角楼这一段古堡的城墙已经毁损不存在了。如果像皇城相府那样城墙全部连接起来,可以绕城墙一周游玩,那就壮观了。
湘峪古堡

     从西北角楼下去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西城门
湘峪古堡

   西门内的一个六角琉璃亭
湘峪古堡

    湘峪城内的街巷为"五纵三横"的棋盘式格局,不过,这些街巷大多并不是笔直延伸、相互垂直,而是顺应地势的走向或是有意弯曲成一定的弧度,有些地方甚至连续出现两个九十度的拐弯,其军事防御目的非常明显。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邀月楼院始建于名崇祯年间,为孙可相之子孙如琯宅院。孙如琯举人,官至光禄寺监事。邀月楼住房四层,第一层层高4米。比其他建筑高一米多,因此显得十分高大气派。
湘峪古堡

    木制的阁楼,有楼梯可上,不过现在不开放。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转弯抹角,中街建筑物在拐角处的下部墙体都修成斜面,称之为转弯抹角。昔日“五纵三横”的街巷格局已经很不明显。只有一条中街和几条小巷仍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路面全以条石和磨盘石铺成,街巷两侧是一座座紧紧相邻的明清大院。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仰望西南角楼
湘峪古堡

    古堡西南的棋盘四院
湘峪古堡
   
     这些建筑已经破烂还没有维修。
湘峪古堡
    
     四柱三门牌坊,中门上下匾额:皇恩累赐,文武总鑑。两边:大司农,大中丞。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由于这古堡景区很多建筑物、巷道不标记名称,也没有文字介绍,好多东西也就不知所云了。中街上的这座建筑不知道曾经是什么用途。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来到一个小的官宅门前。
湘峪古堡

   三都堂是孙鼎相居住的府邸,也称官宅。
湘峪古堡
 
       三都堂侧门楼上四个大字“文武衡鑑”,意思是文臣武将的典范。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四部首司,孙鼎相担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曾历任工部、兵部、兵部和吏部要员,所以他的宅院“三都堂”上高悬的匾额上书“四部首司”。匾额下有“吏部稽勋司郎中、前文选考功验封稽勋暨礼部仪制司各员外、礼部主客、兵部武选、工部营缮司各主事孙鼎相第”。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瞭望楼共5层,高约20米,面阔3间,以条石为基础,条石上则通体青砖砌筑,硬山楼顶,覆以灰瓦,巍峨耸立、雄伟壮观,在整个村居中鹤立鸡群。它的外墙以极具艺术性的垂花门式砖雕装饰拱形楼门及窗子,简洁大方,是湘峪明代古民居的一大特色。
湘峪古堡

     瞭望楼是古堡最高建筑也叫看家楼,据说是全国明代留存至今的建筑中最高的一栋建筑。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巷子里放着一个轿车,估计是孙大人出门的交通工具。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东门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东门外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看到两位古装女子在月亭演奏古琴与琵琶。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东南角楼与东门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狭窄的小巷。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赵鸿猷院系孙鲲化所赠,二人为康熙38年同年中举。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巷子两边都是明代建筑。巷口上有过街楼。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古堡内牌坊下面的小平台有明代的石碾子石磨。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天绘图院是进士孙自修的宅院,三进院落。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双插花院是古堡又一座很有特色的院落。是孙立相的宅院。该院主楼坐北朝南,院子东北、西北角各建四层高楼一座,而正北中间堂房却只建三层,形成两边高、中间低的高低错落样式,打破明清建筑传统,标新立异,形成中间低、两侧高的奇特外观,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其外观也恰似一顶古代双插花的官帽,因此便被称为"双插花院"。
湘峪古堡
   
     再返回南门城墙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由此而下经过瓮城出南门。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站在桥上用全景模式拍的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沁水地方特色宴—八八宴。
湘峪古堡
    
     走到古堡南边高处准备拍古堡的全景。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走了几处古堡太宽怎么也装不进去。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只好从网上下载了一张全景图。
湘峪古堡

      走到西边向东拍。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这样总算拍了一张从西向东的古堡全景。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下午离开古堡,晚上到长治入住,独自步行去上党门看看。上党门是隋代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在衙署内大兴土木,增建飞龙宫、德风亭。最盛时亭堂楼宫有280余间。金元之际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党门门庭,后又增建钟鼓楼。弘治三年(1490)重修。1932年再次重修。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绍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