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0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2025-03-28 10:24:41)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107-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下面是八地和九地法相。

无相任运成,清净诸刹土,

其后则成就,成熟诸众生。

无相任运成,清净诸刹土”,是第八地菩萨的法相无相任运自成、无有勤作动摇,佛土也清净,由此理安立其法相。无相无分别智慧无勤任运自成,修成佛土器情普皆清净

所有的勤作或所有的执著,到了八地的时候都没有就像一个人睡着梦见自己冲走,他非常努力地想爬上岸这时突然醒过来了,知道刚才的所有勤作,实际上是没有用的,是做梦而已

同样的道理,菩萨思维救度被烦恼四大瀑流所冲的有情而尽最大努力,但获得八地即刻远离一切特意所为勤作之因,如同去往大海的船在没有到海上之前要特意运行前往,到了海上之后由风轮汇集而无需刻意运行而行往大海范围同样,到了八地后无勤趋入遍知智慧,以先前刻意造作的业不能成办。无相,任运自成,这是八地一个法相。

八地一个法相是,依靠无分别等持任运自成的威力无有勤作清净刹土我们讲《现观庄严论》[注1]的时候讲过,到了八地菩萨的时候,所刹土全部圆满成就比如说乐世界也好,琉璃刹土也好,自然而然得以清净,圆满成就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庄严

其后则成就,成熟诸众生”,是第九地菩萨的法相安立为以获得四无碍解无碍说法成办成熟有情。

依靠四无碍解来饶一切有情四无碍解有很多释方法下面是安慧论师和麦彭仁波切的解释方法

法无碍解尽知诸法自法相通达一切法的自相,每一个法不共的特点,全部都通达通达所有法的自相。现在的科学家对诸法的有些自相,还有一些迷惑之处

义无碍解尽知法之分类法与法之间的,胜义谛和世俗谛之间的所有分类和差别差距全部清清楚楚

词无碍解是,尽知无杂宣说诸法依靠智慧,对众生无误宣说所有的意义道理一点都不会错

有时下课还没出门很多人说你刚才讲错了”;也有人在路边提醒我堪布,你有口误,以后要注意”。“有吗”,一提醒对对对”。

地一般搞错了时候我刚才犯了一个错误,就经常这样师示意手拽腮肤,嗯嗯嗯)我讲完课以后,今天错了,错了师示意手拽腮肤,嗯嗯嗯,众笑)

我们没有得到词无碍解的时候可能无误九地菩萨得到词无碍解,他宣的微妙言词,非常到位,不会有任何差错

辩无碍解是,尽知诸法同相续不间断比如说生命的相续众生相续,九地菩萨通达每个众生相续的前面多少多少劫、多少多少劫,阿罗汉和九地之前的菩萨,不知道但是九地菩萨完全知道完全通达

其他经典里面,通达过去的一切,现在的一切,未来的一切对应三世来解释的

无碍解在不同论典当中,有不同的解说方法经庄严论》,四无碍解的释方法,是这样的。九地菩萨以这种四无碍解方式利益众生

菩萨用大的智慧大的悲心利益众生最好方法就是说法得地菩萨的功德当中都会佛法饶众生现在的话来讲,是依靠教育提升社会的综合水平,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佛教里面的讲经说法,提升人的智慧

现在信息太发达,不知道是教育的原因,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看的FU面信息特别多

前两天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准备ZS,犹豫不定的几个小时内,很多人不去救,反而嘲笑她,“我们等了几个小时,你怎么还不跳”。有些人对ZS的过程进行直播或者拍下ZS的过程放在朋友圈不知道是什么目的。

很多人的心人的生命也好,对动物的生命也好,一点都不在乎根本不会想到这是一个众生,这是一,不会这么想的

准备自杀的人最后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冷漠,这个世界上真是没有什么意思。一方面他们的心特别脆弱,认为自己活着,对个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对社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另一方面周围社会带来很多绝望的

我刚才讲的,不管你有没有威信,有没有能力,至少家庭朋友圈,传播一些正能量善能量,不要传播负面的信息。

比如说路上看到车祸流血快要死的时候,一部分人很害怕自己受到牵连,就跑一部分非常欢喜马上拿着手机直播微笑着拍摄伤者怎么挣扎,怎么痛苦不去救他。拍下来有什么用?发在朋友圈,发在网上,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是非可怕的,根本没有人性按理来讲,在生死非常关键时刻,如果去救助伤者,他也许不会离开了。

听到的看到的这种现象不是一次两次,而是非常多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遇到痛苦的人,肯定很多人是这样对待的。

今天你拍车祸将来遇到车祸时候,业力现前,别不会来救你。人心变成了什么样?这个时候,非常需要来转变人心即使我们现在没有真正的四无碍解,但是应该用古文化慈爱和悲心教化人心这很重要

我建议,佛教徒以后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千万不要冷嘲热讽,兴高采烈做各种宣传能力的话,尽量去我看到很多佛教徒,素不相识的毫无关系的人,经常提供帮助,这真正的大乘佛教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