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7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2024-11-21 10:32:12)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7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以悲广行增,以施成熟乐,

一切普引领,如教懦弱者。

以悲广行增”,就像个人劝亲朋好友当中懈怠者懒惰者,不要这么懈怠,一定要精进,菩萨悲心非常广大的原因,他会做各种各样的布施,异熟果受用会增长的

以施成熟乐”,以布施成熟众生,受者也有心满意足的安乐,施者也以圆满布施而安乐,所以自他二者均安乐。

如果没有布施,众生不欢喜不成如果做法布施、做财布施众生就成熟了以布施的原因,菩萨能成熟很多众生让很多众生获得快乐

我经常想,如果当年上师们没有摄受我们,没有给我们布施布施那么我们跟现在没有因果世间人一模一样的在轮回当中是非常可怕是因为当时上师们以四事摄受以四的力量,做法布施布施原因,如今我们的稍微得到一些成熟

一切普引领”,引导其他众生行持福慧资粮,逐渐将他们引领或带到无上菩提果位

布施的过程当中,可以积累引发两种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其中财布施和无布施是福德资粮因,法布施智慧资粮因。

如教懦弱者”,菩萨相当于是世间当非常有智慧的人,劝懦弱者,让他们做好事,要精进就像一些学生特别懒惰,一些好的老师就用鞭子学生原来是很懦弱的特别不进的,后来非常

大菩萨们通过悲心厌倦地劝导我们,最后我们就明白了就像一个孩子刚开始不懂事,父母一直给他讲,好好做作业,懈怠,以后可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这个时候孩子不知道哥伦比亚大学什么叫做哥伦比亚?是好吃的水果吧?他长大以后就知道我父母真是很伟大,他当时不让我睡懒觉一早就叫我起来”。自己知道了以后,对自己的孩子对其他人,也会这样导的。

上师们一般转法轮的时间,并不是长期到了一定的时候,各种具足,很多诸佛菩萨化现上师,会到其他有缘刹土即使不是诸佛菩萨化现上师,最后也有无常的现象作为上师的传承弟子,一定要继承上师所有的法要、言。就像父母到一定的时候,肯定会离开这个世间。父母怎么做的事情,孩子要做下去,把文化理念传承下去,这世间当中的基本规律

菩萨因为悲心,就像教诫懦弱者一样的让众生做布施、积累资粮、成熟相续,没有任何的厌倦

我是这样的,佛学应该是制造菩萨的工原来是懦弱者,根本不愿意利益众生大乘佛学院修了一段大乘法自己成才了我们佛学院在教育的方法,跟其他地方有点不同所以出来的人,都想做一点事情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自众生很痛苦一定要通过佛法利益众生至少这颗心这是很好的

现在很出名的一些大,有些有前世的因缘,是菩萨有些不是菩萨来,是后来大乘善知识的我那天不是说了,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大乘种姓者,一种人后来依靠善知识的原因,他确实非常了不起

世界上最出名的哈佛牛津这些大学,刚开始进入的门槛很高,再加上培养念跟其他大学不同,一方面能力很强另一方面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虑整个世界的人比较多一点当然也有一些败类但是大多数人,站得高看得远,人类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从大乘佛教角度讲,是以全人类众生的角度进行思考

原来是一个很懦弱的很脆弱的人,后来变成非常坚硬的钢铁一样的人,哪里都不被烦恼束缚

大丈夫论当中说过,一切众生来各索异物,菩萨皆施与,心无有疲惓”,各种各样的众生来要各种各样的东西,菩萨能够心甘情愿给予。《大丈夫论里面主要讲的是财布施。

经常如意宝当年佛学的时候,他的理念和目标,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人这里学习并不是对我很对我供养很多不是这样的每个众生需要什么,需要大乘佛法需要乘佛法需要需要宗,什么样的修法仪轨、念诵、修行都能满足你,你成

弘扬大乘佛法,最根本是跟心有关系慢慢把成非常坚定厌倦即使在特别偏僻的角落,也会放出相应的光芒,扫附近的愚痴黑暗每个人都应该有这颗心这个能力

面把三个颂词起念传承,今天讲这三个颂词OK了。

师念藏语传承。

悲苦成痛苦,苦者未得乐,

悲尊何能乐?他乐自方乐。

世间人是什么样?世间人看到别的众生快乐的时候,心里产生嫉妒心不快乐看到其他众生苦的时候,很欢喜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的怨恨敌人关系不太好的人,表面上这人好可怜,实际上心里是非常快乐

悲苦成痛苦”,菩萨完全是不相同的,上上下下不管与他是什么样的关系,要看到众生痛苦,因为悲心成为自己的痛苦

苦者未得乐”,只要痛苦者没有离开痛苦在他获得快乐之前

悲尊何能乐”,尊菩萨怎么会安乐呢?不可能的

就像母亲特别疼爱孩子,孩子特别痛苦的时候,不管这个孩子是可爱还是爱,反正母亲心里肯定不高兴的行论》[注3]里面讲一个人的身体全部被火燃烧不可能有乐的。

他乐自方乐”,如果其他众生快乐,菩萨也快乐如果众生不快乐,菩萨心里一直没有快乐通过布施、通过持戒通过修禅定等等,想尽一切办法,众生获得快乐

布施是一种方法,依靠布施能让很多众生获得快乐比如说路上看到一个人走路不方便,你扶他一下或者一个人心情不太好,你去安慰两句或者一个人特别紧张的时候,一点安全感

有一颗像金子般的纯洁的心,时时给予别人三种布施。别人很恐惧的候,给他安慰,这无畏布施;别人特别伤心的时候,用理开导是法别人实在困难,给他钱精神财富,这是财布施

正法念处里面讲的,得人生不行布施,得到人生,如果不行持布施的话,就完全虚度,没有什么意义布施才是有意义的行为

大方等大集经[注4]里面讲过,菩萨大悲身菩萨的身体全部是大

我经常起一些已经寂的上师,还有一些活着的上师他们的内心当中,的全是满满的大

无垢称菩萨所说里面,无垢称菩萨诘经》[注5]当中,诘居士为什么病比较严重?为了众生现的当时佛的十大弟子好几个菩萨看望维摩,他说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众生我病;众生不病我不病。

些人看到众生可怜,心情不好,不吃饭,慢慢憔悴瘦了,原因什么?心很强烈

我们非常惭愧,口头上说起来比较简单,度化众生要具有大悲心但实际行为当中,跟大乘菩萨差得比较不管怎么样,我们选择的路是对的不能开始就要求像一地菩萨地菩萨那样的,还是有信心地步走我们的修,不能退转。

在这里讲,他乐自方乐”,只要众生快乐,那我也就快乐。《经庄严论》的这个教证我们在讲其他论典的时候用过,不知道你们记没有

把这些特别好的教证,应该记在本子上不仅记在本子上,如果本子丢了,这样不行还要记在自己的心里,是最保险的,谁都不了不了有些人把所有的教证放在ipad里面,或者苹果手机里面,结果手机被偷了很伤心的,哎哟,苹果手机不要紧,里面多教证,这都没有了”。如果提前存在心里面,谁都不了,是没办法偷的,是吧。

下面最后两个颂词。《经庄严论》,好朋友,你的这个颂词还是......不知道弥勒菩萨当时怎么想的幸好有大德们的,不然,我们都不知道何时能猜到你的密意。

悲尊教自施,不求自安乐,

受用令他乐,不异自非乐。

彼乐乐己施,及果施众生,

汝于我有作,果皆予彼等

悲尊教自施”,大悲尊菩萨教我们,自己要做布施就像世间当中,慈悲的上师让弟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诫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同样的道理,悲尊我们做布施

不求自安乐”,菩萨做布施的方法有点不同,不求自己安乐我们大多数人布施,想自己获得安乐菩萨不是这样的,不是求自己的安乐

受用令他乐”,这种布施来的果报和受用,完全是让众生得到安乐。大乘菩萨的理念我们应该清楚

有些人说,我要给你布施希望我来世得到富裕或者我现在给你学费,你长大之后给我报恩对我好一点很多父母对孩子我现在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宝贝,好好培养你,你长大之后一定要报恩”。父母跟孩子之间签一个协议,现在我你供学费,你长大之后,我不能上的时候不能走路的时候,你一定要来照顾我一般世间人的理念,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这样的交流和协这也是可以世间的一种做法,不可能每个人都成大乘佛菩萨

菩萨的做法不是这样的菩萨什么?如果众生获得快乐,那我会获得快乐如果他们受到痛苦,那我会痛苦的因为自他平等,众生的可怜,也是自己的可怜我不愿意众生痛苦,因为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

众生的痛苦跟自己的痛苦,体的也可以说不是他的,是一体的这样的话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众生的乐就是我的乐

自非乐”,自己不愿意获得快乐,因为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所以单单是我快乐独自享受,而众生痛苦的话,我不愿意如果有一个机会,众生也乐,我也乐,那是最好的如果没有这样,那我宁愿让众生快乐,不愿意自己获得快乐不忍心老母有情沉溺在轮回当中感受痛苦

彼乐乐己施及果施众生”,众生的乐,是我的乐我布施的快乐也好产生的也好,也就是布施所带来的财富和,都施给众生

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我们布施的话众生获得快乐,但是获得快乐的异熟果报要我们自己承受大乘菩萨的精神,彼乐就是我的乐,自己布施的因和布施为和布施带来的果,全部给予众生。

汝于我有作果皆予彼等”,如果在布施过程当中,你我带来的一些一些利益,我不要

有些合作做生意,不要赚来的钱我跟你合作,不是为了赚钱,为了帮助你,利润、投资全部都给你,我都不要这也是世间上大家很敬仰的精神

在布施的过程当中,众生让我获得一些用等等作用,我并不需要这样的果报所有的布施也好,也好,全部都布施给众生

可能这种知识比较新吧,以前我们认为,我今天好好布施,通过布施的功德,我下一辈子变成一个特别富裕的人特别庄严的人特别如何如何有些上师在给人天众生讲法的时候,你好好布施,以后肯定是阿木日嘎(蒙语健将跤王?),美元多的”,很多人就觉得,我下一辈子确实会的。

这种道理说的对不对?说的,因果不虚是对的但是如果站在菩萨的境界,应该是连受用的果报都要回向给众生不会执著,不求异熟果报回向给佛菩提,这就是的发心和回向

今天讲到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