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2024-11-21 10:29:51)
标签:
留赏插花 |
分类: 留赏插花 |
NO.7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师念藏语传承。
下面讲慈悲心从因方面增长三个法,悲心增长、布施增长、受用增长;果方面增长三个法,慈心增长、摄受力增长、安乐增长,共有六个法增长。没有观察的时候,好像不知道;一观察的时候,的确就是这样的。
悲尊悲布施,受用彼生慈,
摄受生彼力,成乐恒增长。
“悲尊悲布施,受用”,由仁慈作布施中使悲心增长、布施增长、受用增长——三种因增长。
第一个是悲心增长,悲心怎么增长?即生当中菩萨布施的因缘肯定是悲心,前面讲了,布施的原因,悲心不断增长、生生世世都增长。
如果你没有参与布施,你的悲心不会增长的;如果你参与布施,你的悲心不但今生增长,因为等流果,所以生生世世都会增长。
第二个是布施增长,依靠悲心会做三种布施,不仅是即生当中,而且生生世世当中,不断做布施。
很多人都有这种因缘。因为前世有悲心,即生愿意讲法、愿意财布施、愿意做无畏布施,布施的行为不断增长,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是受用增长,因为前世的布施力,生生世世受用增长。
我们也经常讲,一切受用的来源就是布施。受用知道吧?钱。有些公务员和有些老师,每到月底的时候,钱包就空了,卡里面只有十块钱,这个原因是什么?因为前面没有悲心、没有布施,现在就没有受用了。如果前面有布施,现在受用就不断增长。
这是从因方面讲三种增长,从果方面也是一样的,有三种增长。
“彼生慈”,第一个果增长,慈心增长。
悲心是什么?愿众生离苦的这么一种心态。因为有了悲心,所以行为上让众生离开痛苦,把众生安置于快乐当中,这就是慈心。从果方面讲,是慈心增长。
就像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特别疼爱,因为特别爱,所以把孩子安置于比较快乐的地方。现在很多父母特别疼爱孩子,自己连小学都没有读过,却让孩子读大学,安置于博士毕业的果位。
有悲心的原因,产生增长慈心的果报,这是第一个。
“摄受生彼力”,第二个果增长,摄受力增长。
随后以布施摄受众生所生起的快乐增长,见到以布施饶益了众生,菩萨心相续更增长快乐,以布施的威力所形成的安乐是由布施所感。
布施增长了慈心和悲心,能让众生的快乐、安乐慢慢增长,摄受的众生越来越多,是摄受众生最好的一种方法。
按现在人的观念,这是利益的交往。比如说开宾馆的话,如果你的服务好,那么生意就好;开餐厅的话,如果你让别人吃好、态度也好,那么生意才能好。
“成乐恒增长”,第三个果增长,安乐增长。
菩萨无有贫困具足受用,就具有利益有情的威力,以其威力形成的安乐增长,如果无有受用,那么即使想布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所求,因为有受用才能满足他众的愿望,见此而增长殊胜欢喜。如此菩萨利益他众有多少,就有同样多的喜乐,因此甘愿遣除他众的痛苦,自己才会安乐,所以布施身体、受用也不痛苦,而感到安乐。
《华严经》里面讲了,“不可思议无量劫,修行布施无厌足”,菩萨在无量劫当中,以不可思议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和方法来利益众生,没有厌倦。《经庄严论》当中也讲了很多无厌倦。
让众生获得快乐,哪怕是一点一滴的、短短时间当中的快乐,也可以作为自己积累资粮的因缘。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来回向,是很重要的。
前面讲了因方面的三个法,还有果方面的三个法。菩萨在多生累劫当中,为了利益众生,他显示各种各样的行为。变成乞丐也好、屠夫也好、妓女也好,世间当中难以想象的人,目的是帮助众生,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世间人很多的价值观,确实跟菩萨有点不同。尤其是这几年以来,流行亚当斯密[注2]理论,我是没有必要在《经庄严论》里面讲这些。东西方所有的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身边的人,这样的原因,整个世界的确没有安全感,而且觉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恐怖,这是人类自身教育和理念导致的。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出名后,他的思想和见解,会影响一大批人。一本书出名后,也许是好书,也许是非常不好的烂书,但是书的精神对很多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普通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往往跟时代走。时代出现的伟大人物,他的见修行果,影响了很多人。
在生活价值观上面,要学会分析,用自己的智慧来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现在好热,好多居士穿的特别厚,你们很了不起,很有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