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6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2024-08-30 09:45:28)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6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NO.66-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2-170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72-244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246-251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戊四、菩提分品+戊五、功德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己一、能圆满自佛法之六度+己二、能成熟众生之四摄事+己三、此品总结

己一、能圆满自佛法之六度=庚一、总摄略说(254+庚二、广说彼义分十

庚二、广说彼义=辛一、定数(256+辛二、法相(257+辛三、次第(258+辛四、定义(259+辛五、修法(260+辛六、分类(261+辛七、归摄(262+辛八、断违品(263+辛九、功德+辛十、互定

262、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二己一庚二辛七、归摄;

当知诸白法,散乱入定俱,

是以二二二,波罗蜜多摄。

26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二己一庚二辛八、断违品;

菩萨施未贪,非贪无贪著,

亦非贪未贪,非贪无贪著。

菩萨戒未贪,非贪无贪著,

亦非贪未贪,非贪无贪著。

菩萨忍未贪,非贪无贪著,

亦非贪未贪,非贪无贪著。

菩萨勤未贪,非贪无贪著,

亦非贪未贪,非贪无贪著。

菩萨定未贪,非贪无贪著,

亦非贪未贪,非贪无贪著。

菩萨慧未贪,非贪无贪著,

亦非贪未贪,非贪无贪著。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66-111   2017年04月06日

每年夏天的时候,我会到藏地的些医院些学校一些监狱讲讲课有时候安排半个月左右,有时候安排一个礼拜左右这次主要到藏地的一些学校和一些医院用藏语讲一些课所以我要请一个礼拜的假,本来想明天晚上,今天提前跟大家讲一下如果不准假的话,那你们举手。那就默

今天《经庄严论》,传承。

师念藏语传承。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就讲《经庄严论》,讲六波罗蜜多,已经好几堂课六波罗蜜多

我个人觉得很开心,原因是什么?一个是这一辈子遇到大乘佛法,是一个原因

第二个,这一辈子系统学习《经庄严论》勒菩萨未来的弥勒佛、他的《弥勒上善缘,这是第二个原因。

,学习大乘佛法,对自相续的对烦恼上智慧,有非常大的利益

也是报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的恩德等等,有很多的原因

我想每次听大乘佛法,或者学习大乘佛法,都应该充满因为佛法,欢喜满满。

如果没有这样的话,现在的人物喜充满,有一定的困难即使拥有各种各样的质财富,不一定欢喜不一定快乐

在座的各位坚持听大乘佛法路走过来现在正在讲第三本书,那天也讲了,今年上半年讲一部分,下半年一部分,完成第三册如果没有什么违缘,明年把最后一圆满的话,我获得了讲所有大乘佛法的功德,你们听众也同时获得听闻所有大经论的功德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部论之前,跟大家讲一下如今的末法时代抑郁症自闭症不断增多,充满各种痛苦时代学习佛法,至少心会健康的无论生活当中出现什么样痛苦,活下去,这必要

辛七、归摄:

当知诸白法,散乱入定俱,

是以二二二,波罗蜜多摄。

当知诸白法”,不管是十地也好,波罗蜜多也好,还有所有的菩提分法,都能够在六波罗蜜多当中

散乱入定俱”,所有的善法,都可以归纳起来把它分为三类,即是未入定的散乱位所摄的所有善法、入定心所摄的所有善法、如安忍与精进之类入定未入定兼具。

一个散乱,还有一个定,还有一个散乱和不散乱两个都具足一共

是以二”,六波罗蜜多中的两个属于定的经常散乱善法散乱摄受的善法是什么?就是开头讲的布施和持戒。

比如说布施的话我们都知道一般布施的时候,依靠身体语言佛陀有些时候入定讲法,但这种境界是很高的布施的时候,用自己的给别人东西无畏布施的时候,自己的身体要亲自参与布施依靠身体和语言来完成,不完成所以是散乱心的非入定

持戒的话,也是一样的别解脱戒、禅定戒、漏戒中别解脱的身语七种断行是未入定,因为不是心所摄。不杀偷盗不说邪淫等等,这些都跟身体和语言有直接关系

这样一来,首先两个布施持戒未入定的善根

”,禅定与智慧二者包含入定的白法

禅定的本体,本来是入定的,不用说了禅定戒、漏戒也归于其中

智慧,分闻、思、修三种智慧前面的和思归于未入闻与自己的身体有关系心有关系,散乱的辨别要的智慧是修慧,因为通过修慧才能觉修慧摄于入定中,因为它是胜观。

二,波罗蜜多摄”,安忍、精进两种波罗蜜多,行持未入定的布施、持戒时属于未入定,修寂止、胜观时也有安忍和精进,属于入定,所以这两者完全摄集它们。

安忍精进,有入定的部分,也有非入定的部分在布施和持戒的时候,需要安忍也需要精进,是入定的禅定和智慧的过程当中,需要安忍精进,属于入定的部分

(有幼儿哭闹声)他不出去,他不出去他也想听法,?开始唱歌

有时候小孩听课吵闹传讲人觉得讲法有点困难,听众也觉得听法有点困难但是从孩子本身的因缘和成长来讲,小时候有法的机会,是很好的我去一些藏区老百姓讲课的时候,有些法师你们最好把孩子带到外面去,不要哭”。跟孩子说不要哭,他非要哭,不一定能办到的虽然听众有一点影响,但是对这些孩子的将来,听课是很好的小的时候有这样的善根记忆,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很多上传记里面都说我小的时候,跟母亲一起到某个地方拜见过某个大后来听说这个大德如何如何了不起”。藏传佛教很多大德从小有这么一种印象,汉传佛教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出家人都没有孩子,在的话,我看今天这边大多数是在人,有些是有过去的孩子,有些是有未来的孩子,有些是有现在的孩子三世佛一样的给孩子从小受一些善根影响,不管是听法也好,放也好,或者做一些善事也好,我们觉得还是很好的

教育不一定是老师讲课家庭教育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来讲影响非常深的。

刚才有一个孩子唱歌这是给他讲言。

辛八、断违品:

菩萨施未贪,非贪无贪著,

亦非贪未贪,非贪无贪著。

一二三四五六七,有七个无贪、七个没有

佛教的历史上有一个叫·洛登喜饶的非常著名的大译师、翻译家看到《经庄严论》后译派的一些版本,七全部翻译”;后来看到前译派的版本,前译是最早期译师他们翻译成未贪、贪,用了不同的否定词

原来·洛登喜饶是很傲慢的认为自己翻译特别好后来他看到派的贝若扎那,还有嘎哇·华泽、却若·鲁伊嘉参,这些译师觉得非常好,赞叹他们怎么说?师背诵藏语)

以前我刚来的时候应该是八五年的时候,法王中观庄严论》堪布根登洛若给我们作辅导当时他讲了这个故事,念了这个偈颂,就是我刚才念的那个偈颂

偈颂的意思是说[注1]译派贝若扎那,他的智慧像虚空一样非常广大嘎哇·华泽却若·鲁伊嘉参,两个大译师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仁钦桑波译师的智慧,就像早上的启明星一样·洛登喜饶我们的智慧,就像萤火虫一样

·洛登喜饶原来是特别傲慢的人,后来看到前的版本,尤其是看到经庄严论》前译版本的时候,觉得译出了梵文非常深奥的意义因为后译派全部译成”,而前译每一个贪都译出了不同的意思所以非常赞叹前译

我以前讲现观的时候稍微说过从前译派点点译风上面,也看出来前辈高僧大德伟大智慧佛学的贡献。

下面讲,大乘的六波罗蜜多断除了七违品。

菩萨施未贪”,这个“施”字,下面的五个颂词里面分别改成“戒”、“忍”、“勤”、“定”、“慧”其他文字都是一样的

菩萨施”,这里说菩萨的布离了七种违品七种违品?

未贪”,第一违品,贪著受用物不愿布施是违品,断除它就是未贪著受用。

菩萨远离了吝啬心违品。也不愿意,也不愿意,一直紧紧地不放财违品,菩萨没有这个执著

”,二种违品,乞讨者来时,不立即施舍而耽搁延误时间,是违品,断除它,就是不贪著迟缓。

菩萨有布施因缘的时候,比如乞丐来了的时候,我以后再布施两天明年布施,他不会这样的,立即布施不贪著迟缓。凡夫的话过两天再说以后再说,耽误很长时间,菩萨没有这样,这叫做非贪。

贪著”,三种违品,无有“舍施这个便可或施舍此人便可或布施此方、此时布施便可以”偏堕偏颇之类的满足,而是无有事物、地点、时间、人的偏堕,因此无有满足贪著。

菩萨布施,是非常全面,没有心的。

人布施的话可以施这个东西,不愿意布那个东西我不布施这个人,我的亲朋好友某个乞丐看起来很可怜很庄严我给他布施那个乞丐很讨厌的,我不给他布施”,“我布施给家乡的乞丐不会所有众生布施,或者时间我十月初布施受八关斋戒的时候布施我开心的时候布时间地点物,都有一定的限度

以前说过,有一次我给乞丐布施在口袋里摸到十元钱,觉得十元块钱太多了,应该少一点再摸结果出来一百块钱不好意思就给了不是很愿意给的,因为本来想给的是少一点的钱。

夫人布施的话,物质上有限制,时间有限制菩萨全部时间一概布施,无有满足

亦非贪”,四种违品,也不是贪著于求得布施的回报。

因为布施所以别人喜欢我因为我今天给别人布施所以过一段时间他们给我因为布施所以生当中,我的财务我的感情我的生活,可能很多报应

今生的报应,菩萨没有贪著

未贪”,五种违品,施舍并未贪著求得未来大受用的异熟果。

因为我布施,将来我可能财富丰富相貌端严力强大未来的生生世世当中,身体健康等等的异熟果报

菩萨不会贪这样的异熟果报

”,六种违品,不是贪著违品悭吝及贪爱的随眠,丝毫也无有悭吝染污而施舍

菩萨已经断吝啬烦恼眠指的是气,很细微的部分菩萨不单是断吝啬连吝啬的习气随眠烦恼断除了,所以说菩萨不会贪著的。一般来讲到第一地菩萨的时候,布施圆满,习气随眠都断除

贪著”,七种违品,对作意与分别散动无有贪著,是指断除了将布施等回向声闻、缘觉菩提的作意及缘三轮的分别念。

菩萨已经远离了对恶的作意和乱的分别,这两个都已经远离恶的作意是什么?获得小乘寂灭果报的回向这种比较恶劣的作意,菩萨没有了还有菩萨已经远离了三轮分别,已经征悟了三轮体

菩萨远离了所有的贪嗔,或者说最根本的吝啬心。增一里面讲了,“智者随时施,无有悭贪心”,智者随时随地都布施,不是今天开心就布施明天不开心就不布施,不是这样的而且在布施的过程当中,智者完全没有违品吝啬之心,这是很重要的

这样的布施,跟意乐很有关系,跟发也有关佛经里面讲过,以前有两个人一布施,一个人发愿和什么?“我要变成国王”;另一个人发愿和向是什么我要变成大”。他们两个的目标完全不同,后来也是不同的因为布施的功德,一个国王,一个大臣。

菩萨对众生有慈悲心,是非常愿意。《大宝积经》中讲,菩萨施,慈覆众生,一切诸世间无有如是乐”,菩萨行持布施被慈悲心覆盖,在世间当中,菩萨布施那样的快乐是没有的

大菩萨在布施过程当中,心情是非常好的有些人讲,有了钱不一定很开心钱给别人,别人已经享受,或者得到利益的时候,有特别大的快乐”。在世间的一切快乐当中,对于喜欢布施的人来讲,布施是最大的一种快乐

当然对凡夫人来讲,布施的时候可能特别痛苦伤心。一个人有信仰,一个人没有信仰有信仰的人布施,没有信仰的人可能不理解想不通,这是很正常的

不管怎么样,布施波罗蜜远离了七种品,希望大家背诵这些偈颂,只有一个字的差别菩萨布施贪,里面加未、无,也可以菩萨的持戒菩萨的忍辱不贪、菩萨的精进贪、菩萨的禅定贪、菩萨的智慧不内容是很简单的,大家要记住。《经庄严论》当中,每一个波罗蜜多都有七个不贪,自己要清楚

我们现在的布施,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今天给了一百块钱我今天捐了一千块钱我布施了几万块钱我做了很大的布施,我就是慈善,在讲台上高兴不得了你看这就是我获得的奖品不贪不贪不贪当中就有贪著这不是最究竟布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