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专家聊聊“见大藏性”1

(2023-03-10 15:24:36)
标签:

下马三观花

分类: 下马三观花

听专家聊聊“见大藏性”1

一、聊聊千年古译文言文:14、5、6大七虚妄,见大藏性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先生聊聊

38场

1、《楞严经》当中,前面讲到地、水、火、风、空,大五,然后今天讲见大,还有后面讲识大

2、这里的见大实际上与前面我们讲的见精、见性,这个见比较相同的,比如《正脉疏》里面说:见大,即是根大。我们眼、耳、鼻、舌、身,应该所有的五根识,它会取外境,取外境的过程当中,它能见到的对境;能见到的对境在如来藏当中,它是没有动摇的,也是广大无边,这样的道理可以称之为是见大。见大的话,实际上见闻觉知在这里统统的包括在见当中。

因明当中的五根识是一种无分别的现量,这里的这种见,实际上也有这样的意思。

从狭义上讲的话,见,眼见为实,眼睛见的。但广义上见的话,所有的五根得到的这种境都可以叫做见。因为一地菩萨见道的时候,不仅仅是眼睛见到,已经证悟了。他证悟的境当中,实际上色、声、香、味、触的本性都可以讲的。

3、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

佛陀讲每一个大的时候,前面都有个总结的语言。

所谓的‘见觉’,能见到对境的这种觉知,实际上它是无知的,没有本体的一种分别智,因为色和空而有的。

因为对境的色和空不同,所以我们的见闻觉知才可以出现。所以见觉就没有一个自己的本体——始终是恒常不变的,或者说一直是固定的、常有的,不会这样的。

4、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

如今你在祇陀林精舍,在这里生活,白天看到光芒,晚上看到昏暗;有月光的夜晚就有光明;夜色没有月光,也没有日光,这个时候变成暗。

阿难你在祇园精舍的时候,实际上你所看见的白天的这种光明和晚上的黑暗是不同的。

5、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那么明和暗这些是通过什么来区分呢?当然通过我们的见来分析的。

如果是明的话,因为看到外面的色法,我们就分析为这是白天,或者说是月光下看到的东西。如果是暗的话,因为见不到什么东西,就黑暗,漆黑一片。那这样的话,因为没有见到所以是漆黑的。所以明和暗的原因,见也是这样分析的。

6、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

见的对境有:明相、暗相、虚空相,除了这三者以外的话基本上是没有的。你现在所谓见的话,那对境要么是光明,要么是黑暗,要么是虚空。

7、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这里有四个方面观察

那么这样的话,你的见精,你的见跟这三个对境,是一体还是非一体?一体是第一个问题;这是从体性上讲,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是融为一体。

然后非一体,他体,这是第二个问题。这是从体性上讲,是柱子和瓶子一样,是他体的。

你的见精,你的见跟这三个对境,是相同还是非相同?这是第三个问题,是否有一种特点相似和不相似。

你的见精,你的见跟这三个对境,是异还是非异?这是第四个问题。

下面破的时候,是同与异一起破;非同与非异一起破。

8、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

如果你承认见精,跟光明还有黑暗,还有虚空,这三者对境原本都是一体的话,那有什么样的过失呢?

比如说我眼睛看见的话,那我眼睛的对境的光明,或者是黑暗,或者是光明和黑暗都不算的,中间的这个空间,这三者会不会融为一体呢?一般来讲我们可能不大承认的,因为我的见是有境,对境是这三者,不管是跟光明一体也好,跟黑暗一体也好,跟虚空一体的话,好像是说不过去的,一般来讲我们可能不大这么承认的。

9、则明与暗,二体相亡。

如果见精,跟光明还有黑暗,还有虚空都是一体的,那明和暗这两种体性的话,肯定不复存在了。因为明和暗跟虚空一体的话,虚空是不存在的东西,所以应该明和暗也是不存在。这是一个过失。

10、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

因为他们融为一体的话,那出现暗的时候,不应该有光明。

如果我的见精跟暗融为一体的话,那个时候不应该有光明,原因是什么?因为见和暗是一体的,那见光明的机会永远也是没有的,明和暗是相违的法,不可能共存。

同样的道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的见精出现明的时候,那暗不应该是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的见跟明是一体的,那我见到的是明,那暗永远不能有的。

11、灭则云何见明见暗?

如果你承认那个时候已经灭了,那灭了的话怎么会还有见明和见暗?肯定不能有的。如果明已经灭了的话,那见暗也不可能有的。如果暗已经灭了的话,那见明的这种情况也不能有的。

这个是绝对不能有的,因为对境,暗和明是完全相违的他体。如果这两者一体的话,那只出现一个的时候,另外的这种不可能有的。

当然在这里虚空没有怎么分析,其实虚空分析的话,它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东西,你说存在也是名言而已。虚空不存在的话,那见、明、暗与虚空一体,肯定也是不存在的。

12、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明和暗是从对境方面讲的,如果他们两个是分开的,是他体的,那见不是见暗就是见明,见就不可能有生灭。

这样的话,暗和明和见和虚空是一体,这个‘一’怎么成立呢?不可能有的了。因为见是无生灭的,你怎么说四者一体是成立呢?不可能成立的。

一般来讲,可能我们都不会承认那个见精跟所有的光明、黑暗全部都融为一体的,这个是可能不大这么承认的。

这是第一个问题了。

13、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

如果我们承认我所见到的见精与明和暗,非一体的。

见是一个体,明是一个体,还有暗是一个体,虚空也一个体。那这样的话,就像是三个人一样的,或者是柱子、瓶子、氆氇这三个法,不同的他体一样。

14、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

你离开了明,离开了暗,离开了虚空,然后你再分析一下你的见,原本到底是什么样的形象?如果你说是虚空和光明和黑暗这三者分开的话,没有这三者,离开了这三个对境的话,那你所谓的见,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般来讲的话没有光明和黑暗还有虚空的话,单独有一个见精的形象,怎么样呢?恐怕是没有的。确实我们的见的这种形象的话,还是跟外境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识可以生起来与所缘境相同的形象,比如说我们所缘境是白色的,那么我的识也有白色的一种形象,分别的这种形象。如果我的对境是光明的话,我的识也有带有光明形象的,等等这样的,可以分析的。所以你离开了这些对境以后,哪里还有一个见的形象?

15、唯识宗只承认内明的一种明心,不涉及外境的有一种明心,恒常不变的明心,不涉及任何的对境的,就像是水晶球一样的,有自明自知的有一种心识。

瑜伽士真正认识自己觉性的时候,没有任何外境的话,他也有一种自明自知的,远离一切戏论的一种光明的觉性。但这种觉性跟这里的见也不同的,那个是不可思议、超离一切思维分别的。

16、见虚空的话,《楞严经》里面经常说是见虚空的名言,但是其他的经里面,包括《般若摄颂》这些里面的见虚空一般来讲不大承认的。

724Y、有情声称见虚空,虚空岂见观此义,佛说见法亦复然,见以他喻不能诠。------《般若摄颂》

有些众生说我要见虚空,虚空怎么见呢?虚空的本体都没有。同样的道理,佛陀说:如果你想见其他法,也没什么可见的。众生说是有虚空,但哪里有虚空的本性?没有。同样的,所有的法也是一样的,用其他比喻来没办法说的。

众生都说见到了虚空,但虚空怎么见?那虚空不能见的话,见法也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说我见到了朋友,我见到了什么什么书,我今天中午吃到了什么,我看见了什么,其实你根本没有看见。如果你看见了,跟见到虚空是一模一样的,不管见人、见事,都是从来没有见过。

有些众生说见到了虚空,怎么见到的呢?必须要观察,虚空没有本性,就像石女的儿子或是兔角,没有本性又有何可见?但是,以相似见到的状态中,他说已经见到虚空了。

17、离明离暗及离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

你没有见到光明,没有见到黑暗,没有见到虚空,那么这样的这种见的话,那完全是龟毛兔角一模一样的。离开了这三个对境的它体这样的一种见的话,如果什么对境都没有的一个见的话,那就同龟毛兔角一样的。

18、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如果明和暗、虚空这三个事物都是他体的,都是分开的话,那你怎么会建立一个见呢?

确实一般从名言量的角度来讲的话,如果没有任何对境的,光有一个见精的话,这个是怎么建立呢?没办法建立。

这是第二个问题了。

听专家聊聊“见大藏性”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