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案例分析
(2019-08-24 21:29:45)分类: 海门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
《解决问题的策略》案例分析
海门市能仁小学
猜测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课堂学习手段,也是重要的数学探究途径,在数学发展史上,很多知识都是在猜测中拉开序幕,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猜测意识,让学生将猜测作为本能的反应,用之于探究。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这样的意识,我们需要提供给他们适切的学习材料,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往预设方向漫溯。
例如在“假设的策略”教学中,我将例题做了适当的改编,先是出示一个题组:1、将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同样大小的杯子,正好倒满,杯子的容积是多少?2、将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大小的杯子正好倒满,杯子的容积是多少?3、将720毫升果汁倒入7个杯子,正好倒满,杯子的容积是多少?学生很轻松地算出前面的两个问题,到了第三个问题时,他们发现用除法计算得不到一个整数商。在这个背景下,有的学生心头已然有所怀疑,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每一题得出的商都应当是整数,为什么现在前两个问题可以整除而最后一个问题不行呢?于是学生重新审视问题,发现最后一小题与之前的说法有差异,只有这个问题的条件中没有强调同样大小的杯子,所以根本不能用除法来计算。鉴于这样的发现,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来,顺从学生的要求,我出示了例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7个杯子是1个大杯子和六个小杯子,于是他们开始猜测杯子容量之间的关系,我指名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如果大杯子的容量是小杯子的3倍,那么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这与我准备好的条件不谋而合,而且因为产生了问题归一的需求,学生的思路相当的清晰。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在发现矛盾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猜测问题中会提供给我们怎样的条件,这样的学习无疑是主动的,之所以他们对出现这样的猜想,一是因为题中给出了清晰的图像,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观察和比较,进而产生猜想,二是因为问题研究的需要,只有将两个未知量变成一个,才能够轻松地解决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学习中,学生的猜测意识得到了强化,这对于他们的主动学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