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案例《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
(2019-01-24 20:06:2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海门市“十三五”规划课题 |
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
主备人:范瑛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99页例9和“练一练”,第100页7-10题。 |
课型 |
新授 |
执教日期 |
年 月 日 星期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解答和折扣有关的简单的百分数除法实际问题;能联系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正确解答一些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运用折扣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解决折扣问题的策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
教学重点 |
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 |
||||||
教学难点 |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教学资源 |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学生课前已经收集了打折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相关经验。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结合折扣问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这样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折扣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认知结构更加完善。 |
||||||
学 程 设 计 |
导 学 策 略 |
修 改 调 整 |
|||||
|
|
|
|||||
一、揭示课题。(2分钟左右)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9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2. 自学。 导学单: (1)打八折后,实际售价和原价是什么关系?(写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2)根据写出的等量关系尝试列方程解答。 (3)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 交流内容 (1)这题中的等量关系是怎样的? (2)你是如何列方程解答的? (3)你又是如何检验的? (4)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4.全班交流。 (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80%=实际售价 (2)根据学生回答列方程解答。 (3)交流检验方法。 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 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 (二)拓展练习。 1. 练习十六第7题。 2. 练习十六第8题。 3. 练习十六第9题。 4.练习十六第10题 (三)比较练习。 判断并改错: (1)一套丛书原价100元,打七五折销售,现价75元。( (四)创编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一件外套原价1200元,打八五折出售,现价多少元? (2)连衣裙打对折后是656元,原价多少元? (3)这套内衣是打几折出售的: (4)一件西服原价120元,现打八五折出售。买这件衣服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四、课作。(8分钟左右) 1.《补充习题》第74页。 2.提高题: 正章洗衣店想购买原价为12元的某种洗衣粉60袋, 甲商店“买10袋送2袋”, 乙商店“购物满200元返还现金30元”, 丙商店“所有洗衣粉一律八折销售”。 去哪家买最合算,最少要花多少元? 家作。 《课课练》相关题目。 阅读数学报等课外阅读材料。 |
→师:我们在商店购物时,常常遇到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 出示例9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教师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提纲。 引导学生浏览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流程。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收集不同的解题方法备用。 →导学要点: 实际售价和原价是什么关系? →导学要点: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 →正确构建“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原价×折数=现价 →点拨: 你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答的?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相等的关系?你又是怎样检验的? →提示: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先让学生说说每种商品的折扣及其含义,再独立完成解答,并交流列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提示:看清问题再进行计算。 →先让学生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独立解答,并说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再说一说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 →先判断再说说相应的理由。 →帮助学困生,收集典型错例,讲评时所用。 →校对作业,分析典型错例,统计正确率,错误的订正。全对的做提高题。 |
|
|||||
【教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