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2018-07-30 17:48:5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我的微课题 |
教学内容 |
五(下)第105到第106页例1,练习十六第1~3题。 |
课型 |
新授 |
施教日期 |
年 星期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掌握常用的方法和转化技巧,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解题方法的对比以及交流和反思,感受转化策略的内在价值,增强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和素养。 |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重点: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增强策略意识;。 难点: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寻找合适的转化方法。 |
|||||
教学资源 |
学情分析: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用转化的策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用从条件或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用画图的策略、用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对这些策略已经了解,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用转化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教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层次,鼓励试一试,引导学生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体会转化策略的应用过程和实际价值。第三层次,启发学生自主归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最后,引导学生回忆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进一步感受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的广泛应用价值。 |
|||||
学程设计 |
导学策略 |
修改调整 |
||||
一、初步尝试,产生需求。(预设2分钟) 出示例1,明确题意。 导学单: 你打算采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方法预设一: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后再比较。 方法预设二:在不改变面积大小的前提下,将这两个图形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图形,再进行比较。 二、实施转化,体验策略。(预设10分钟) 1. 导学单(时间:5分钟) 尝试将这两个图形分别转化成为更为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试着画一画。 2 . 交流操作以及相应的思考过程:
(1) 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上面的半圆平移到图形下方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2) 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左右两个半圆进行旋转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围绕哪个点按照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三、联系旧知,丰富知识。(预设8分钟) 回顾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四、练习。(10分钟左右) 【基本练习】 1.书p106练一练。 观察这两个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2.书第109练习十六第1题。 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在转化时,右边的图形的什么不能变? 【综合练习】 书第109练习十六第2、3题。 【拓展练习】 1.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花圃的周长?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做?列举。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五、课作。(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第78页第1、2题。 六、家作。 《课课练》相应练习。 |
→导入:你能一眼看出这两个图形面面积的大小吗? 启发思考:这两个图形比较复杂,不能一眼看出它们面积的大小。想想过去我们是怎样研究图形面积计算问题的? →你觉得数方格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便吗? →引导回顾反思: 1.刚才我们是怎样解决例1提出的问题的? 2.你觉得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 3.解决这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策略?运用这个策略有什么好处? 小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将题中的两个复杂图形在不改变面积的前提下转化成两个简单的图形,转化策略的应用使这个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了。 →注意: 1.要让学生成分发表意见,并相机引导说说较为典型的运用策略的例子。 2.要让学生说清楚运用转化策略时具体是将什么问题转化成什么问题。 3.要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复杂→简单 未知→已知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转化的? →想一想,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第2题 通过这一组题目,你对转化策略又有了什么认识? 第3题 鼓励不同想法。 |
|
||||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