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季氏》12/2022.07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

2022-07-28 10:19:37

《論語.季氏》12/2022.07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白話譯:齊景公擁有四千匹馬,死時,百姓覺得他沒什麽可以值得稱贊;伯夷、叔齊餓於首陽山下,至今被百姓稱誦。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一個偶然的歷史「事件」,還是說,這是一種「可能不斷重復發生」的某種歷史性的「原型」。

後代的我們,可以從歷史中找出無數的類似的事件。

其實,都有相同的結構的。

歷史,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積,歷史所選的,往往具有一種「原型」式的作用力,亦即,雷同形式的「事件」,會不斷的在歷史中重現。

所以,讀「過去的歷史」,可以看到某種「潛在的未來」。所以,讀歷史是「鏡鑑」。

一種生命的「純粹形式之反射」。

儘管,「內容」不太相同,古代和現代的內容自不會相同,現代的物質條件不同,但「事件形式」相同。

現代,你可以找出相同的故事。例如,有很多現金存款和房子的人,死後,沒人有一句好話。但也有一些「無私公益的人」,死後,有人為之流淚。

所以,你會寫「專題故事」了嗎?或是「封面故事」?這些,都最好是具有原型式的指向性。

歷史「原型」也不會是無根的。

歷史的原型,來自於人內心深處的「原型」。你可以說是「良心」或「仁」。

那是一種「方向性」價值指示的內在湧動之力。

儒家,談的,就是這一種力量。

所以,良心、社會、禮樂、文化、歷史,是儒家常見的主題。

「原型」這概念,我是借由榮格心理學的集體潛意識的原型之概念,來談的。

 

《论语.季氏》12/2022.07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白话译:齐景公拥有四千匹马,死时,百姓觉得他没什么可以值得称贊;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下,至今被百姓称诵。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还是说,这是一种「可能不断重復发生」的某种历史性的「原型」。

后代的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出无数的类似的事件。

其实,都有相同的结构的。

历史,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历史所选的,往往具有一种「原型」式的作用力,亦即,雷同形式的「事件」,会不断的在历史中重现。

所以,读「过去的历史」,可以看到某种「潜在的未来」。所以,读历史是「镜鑑」。

一种生命的「纯粹形式之反射」。

儘管,「内容」不太相同,古代和现代的内容自不会相同,现代的物质条件不同,但「事件形式」相同。

现代,你可以找出相同的故事。例如,有很多现金存款和房子的人,死后,没人有一句好话。但也有一些「无私公益的人」,死后,有人为之流泪。

所以,你会写「专题故事」了吗?或是「封面故事」?这些,都最好是具有原型式的指向性。

历史「原型」也不会是无根的。

历史的原型,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原型」。你可以说是「良心」或「仁」。

那是一种「方向性」价值指示的内在涌动之力。

儒家,谈的,就是这一种力量。

所以,良心、社会、礼乐、文化、历史,是儒家常见的主题。

「原型」这概念,我是借由荣格心理学的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之概念,来谈的。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