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见闻——山村卫生站
(2022-07-02 21:15:35)
标签:
随笔原创知青 |
分类: 知青见闻 |
山村卫生站
赫赫有名的老堡及紧邻的几个山沟被编制成为一个生产大队,大约有一千多户。老堡在重要文献中出现过多次,因为某国的某将军就在这里领导着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部队。
老堡有一个卫生站,大约两三个郎中,文革中改名为「赤脚医生工作站」,扩充到七八名赤脚医生,平时有两人在站值班,也就是从业较早的两人。他俩能开汤药,另外的几个人只能用中西成药。卫生站还有自治药丸的能力,极大的缓解了当地村民就医难、吃药难的问题。
说真的,我对卫生站持怀疑态度,他们口中病名很不规范,比如「羊毛疔」是啥病?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再有,把针别在后背上,是啥疗法?连个名都没有。当宋医生给你看病时,他早上在家里吃的啥饭是一清二楚。老谭头会瞧脉,主要看妇科,诊断一个病人常常要用一个小时。他还会看「男科」,开出的药通常就是动物的相应部分,猪腰子、牛腰子、狗腰子、驴腰子,和猪、牛、狗、驴鞭。好在这些都是乡村常见的东西。
不过有一件事让我对卫生站有了新的认识。一九七二年部分学校恢复招生,还传出来要经过文化考核,在大队和同学的推举下,我成为了候选人。张铁生事件彻底摧毁了我的点点希望,我第一次尝到了牙痛的滋味。整个脸部右侧肿胀疼痛,像个吹起来的球胆,只好去卫生站去买止痛药。卫生站里只有我最烦的老宋值班,他说止痛片用光了,可以用针灸试一试,我一声不吭掉头就走。针灸要面对面,嘴对嘴,那种大葱加大蒜的混合气味谁能抗住!不过老宋的一句话从背后传来:你怕疼咋的。士可杀不可辱,好汉岂能在乎这点小事。老宋让我说哪一颗牙疼,并用银针从脸部外面针刺牙根部位,说起来真是太神奇了,牙疼立刻就停止了,大约十分钟左右,脸部也消肿了。
在偏僻山乡,卫生站和赤脚医生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医学院校停止招生,制药厂缺少人力物力,农村普遍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赤脚医生成为了超级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