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见闻——邂逅山村艺人
(2022-05-15 21:51:35)
标签:
随笔原创知青 |
分类: 知青见闻 |
邂逅山村艺人
一九七四年夏秋之季,广阔天地里颳起了学习小靳庄的热潮,以农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批“当代的大儒”,并且将此列入首位证治任务。即使在农忙时期也要组织相应的文艺活动,「故事会」、「赛诗会」、等文艺汇演频繁上演,通宵达旦,农民叫苦不迭。
辽宁日报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一个太平天国开科取士戏弄读书人的故事。故事不很有名,要在两天内在大队的故事会上讲出这个故事,难度非常大,大队ge委会将此艰巨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凭借超强的记忆力,我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因此也成为了大队故事员。秋收之后,公社组织了故事员学习班,我也被送入该班学习深造。
单说学习班有一位助理辅导员老曲将近五十岁了,是土生土长的说书艺人,晚上没事的时候,他就给我们讲述一些评书技巧。他将两腮吸瘪,猫腰勾手学猴子急眼的动作惟妙惟肖,还会说许多评书套话。比如说形容忙手忙脚的套话:“脚烧火、手擀面儿、胳膊肘子带捣蒜儿……”。他的评书中有许多不科学的描述,比如说到侠客要上城墙,“左脚一蹬右脚脚面子,又窜起来一丈多高……”夜深人静的时候,老曲给我们讲武侠评书《童林传》我们十几个人都听得入迷了,完全忘记了学习纪律。正式的教员是县文联干事,他认为封资修的段子必须取替,文艺战线的两大法宝是《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旗手江×的「三突出」指导思想。原来我以为三突出是突出无产jieji政zi等词汇,这次学习班上才知道:原来是指在所有的人物中要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关键是「三突出」可以推广到人类生活的任意过程之中。三突出不再是一个创作方法论,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颠覆不破的理论。
故事培训班重点推介了一个ge-ming故事《江姐上船》,描写一个打入敌人内部的英雄保护江姐的惊心动魄的虚构的故事。批周公,颂扬江姐,暗示的意图很明显,但是我们当时都没有看出来。
四十年后,我回到东山,老曲已经去世多年了,他的晚年又回到本行,主说武侠评书《大八义》和《小八义》,得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