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标题:文献综述
发表时间:2015/4/11 19:55:01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记忆困难生背诵效率的方法研究》
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孩子背诵优秀古诗文60篇。而我们连云港市在2012年又提出了振兴阅读工程,对我市中小学的阅读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将小学段诵读篇目的内容调整为120首。再加上我们每学期语文书上的必背课文,孩子们的背诵量还是很大的。对于记忆力好,成绩好的孩子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记忆力差,学习上较吃力的孩子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了。那么如何落实好新课标和市振兴阅读要求?在实践中又如何指导好学生特别是记忆困难生进行有效的背诵呢?本文搜集了近年来一些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和在第一线工作的教师的研究论文来阐述了以上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记忆困难生 提高 背诵效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都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识字写字教学,新课程改革启动后,人们的目光又开始聚焦聚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六模块教学等热点话题。而目前,很少有人对背诵教学进行研究,对背诵困难的学生进行专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我们四(2)班共46名学生,学生班风正,学习氛围浓厚,语文学习成绩在平行班级中名列前茅。但有四五个学生的记忆力不太好,对于要求背诵的内容是畏之如虎,总是拖拖拉拉,落后于其他学生很长时间,像曹斌、张梦茹、曹康健、赵子谦、刘会会等。我们都明白,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背诵来完成的,如果个别同学在背诵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会严重影了他们的语文学习。
究竟怎样背才能提高这些学生的背诵效率呢?又如何改变学生对背诵所产生的消极心理,培养学生的背诵兴趣呢?怎样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背诵,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终身背诵的学习观呢?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出了本课题,希望能在背诵教学中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背诵:《辞海》解释为记熟文字,不看原文念出来。
记忆困难生:百度搜索界定为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在本课题中主要指那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在记忆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年级学生,不能完成预定学习任务的学生,主要表现为记忆保持的时间较短暂,容易遗忘;记忆的再认不够准确、不够稳定;对识记材料的选择、加工和分类能力较弱等等。
三、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一)国外关于小学生背诵方法的研究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学校十分重视对小学生的背诵方法的研究。他们强调“博诵”,选择的背诵材料涉及面相当广,着重情感教育、积累运用、生存能力,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不仅如此,美国还对小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测试,学生任选背诵内容,然后通过教师考试,记录成绩。美国非常重视小学生背诵,他们认为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孩子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都来源于平时的积累背诵,于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广泛的涉猎各种美文和经典以充实自己的诵读量。
(二)国内关于小学生背诵方法的研究现状
几十年来,国内的一些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就很注重孩子语文的积累和运用,在背诵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1.专家的研究:
特级教师袁蓉经过长期的研究,确立了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她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大力改进阅读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孩子背诵方法的指导,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熟读成诵并能熟练运用,提高孩子独立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2001年第7、8期全部刊登了全国各学校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和背诵的做法,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2.一线教师的研究:
(1)具体查找过的一线教师的文献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语文教学中的背诵分类指导初探》山东教育 2006第6期
《以情感为主线指导孩子背诵古诗文>> 小学语文教学 2003年第9期
《提高背诵效率的几种记忆方法>>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1期
<<让语文背诵富有动感>> 小学语文教师 2011年第3期
<<加强课堂背诵指导
提高语文能力>> 福建教育 2006年第12期
<<小学语文背诵指导的方法研究>> 小学教学参考 2003年第8期
<<小学语文课外背诵教学的指导>> 中小学电教 2007年第11期
(2)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概述:
<<语文教学中的背诵分类指导初探》一文详细地阐述背诵,要讲究方法,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证明,要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记忆熟读成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精确地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具体的指导背诵训练的一些做法例述如下。1.掌握顺序特点,指导背诵 2.引导观察比较,指导背诵 3.利用趣点特征,指导背诵 4.欣赏优美词语,指导背诵。 5.体会差别感受,指导背诵 6.发挥联想想象,指导背诵 7.抓住文笔思路,指导背诵 8.调动情感因素,指导背诵
另外该文还阐述了在背诵训练的形式上可采用“读背交替式”、“两人互背式”、“多人轮背式”、“参阅板书式”、“观看插图式”、“分层分段式”、“相互比赛式”、“分组竞赛式”等。
(2)《以情感为主线指导孩子背诵古诗文》
论文指出,古诗文是千锤百炼的美文,流传两千多年说明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小学生背诵古诗文,既能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人的心境,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背诵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能的。”熟读背诵,可以使学生将书面语言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
1.情感教学,激发背诵兴趣。 2.情感教学,挖掘背诵潜能。(1)以情找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2)以情找“支撑点”,提高背诵效果。(3)以情激情促读,体验背诵的愉悦。(4)以情尝试回忆,调节背诵的兴趣。3.情感教学,提升背诵的数量和质量。
四、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和背诵提出了量的要求,见下表:
|
学段
|
年级
|
阅读量
|
补充要求
|
|
第一学段
|
1~2
|
不少于5万字
|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
|
第二学段
|
3~4
|
不少于40万字
|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
|
第三学段
|
5~6
|
不少于100万字
|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
2.连云港市2012年提出了振兴阅读任务,经过近两年的推行和实验,于2015年一月又重新调整了背诵阅读的任务160(120+40)首,分散于各个年级的每个学期中。
3.各分册语文课文中的要求背诵的文章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较之以往,也加大了背诵的量。
正因为新课标、语文教材和市振兴阅读计划对优秀古诗文和课文背诵要求等方面都做了部署,为本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五、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我们特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内容
1.研究四年级孩子的背诵情况,找到提高孩子背诵的效率。
2.针对特定的人群即记忆困难生,制定并实施“精背多诵博览”的学生阅读方案。
3.通过分析调查、课堂实践等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找到记忆困难生背诵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激发孩子的背诵激情,提高孩子背诵的效率。
4.依据心理学原理,遵循小学生记忆的规律,探讨提高记忆困难生背诵效率的多种途径。
六、与他们的研究相比较,我们有如下优势
首先,我们的切入点小。针对特定的年级和特定的人群,使得我们的研究更切合孩子的学习需求。
其次,研究的方法会更有效。针对班级里的少数记忆困难生,我们采取个案跟踪法研究,采取跟、盯、激励、表扬等措施,使得研究工作做得更扎实有效。
最后,研究的成果易于推广,能更有效的应用于全班孩子。适合优生的教学方法未必适应于困难生,但适应于困难生的学习方法,其他孩子可以有取舍的运用。
七、课题研究展望
1. 深入了解记忆困难学生在背诵方面存在的困难,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的方法,为记忆困难学生寻找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背诵效率的方法,以此提高记忆困难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 重新对语文背诵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定位,打破传统的语文机械式记忆方法,以课文(文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用师生自己的心智和独特视角去积极发掘课文(文本)中的利于背诵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背诵训练拓展、迁移与辐射,通过探索新的趣味性背诵方法,重新激起记忆困难生对背诵的兴趣,重新树立起学生的背诵信心,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去背诵,重视“熟读成诵”,抓住遗忘规律,重视复习,从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背诵方法
3. 探索形式多样的有效地语文背诵策略和方法,研究形成一套有利于提高小学记忆困难生课文背诵效率的策略和体系,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语文课文背诵习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通过参与研究后,教师自身素质得以提高,语文背诵能力和有效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 2011版
[2]郑飞艺.诵读的教学原理[J].语文学习,2000(6):10—11
[3]乔保辰,张更森.语文背诵八法[M].西宁:青海教育,1994
[4]李栋梁.语文背诵六法[J].宁夏:宁夏教育,1996
[5]韦志成,韦敏.语文教育心理学[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6]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彭聃龄.语言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8]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