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关键牵引、深化分层分类,提升业绩考核“精度”
(2024-04-25 16:25:34)
聚焦功能类别、业务特点、个体差异,采取WBS(工作分解结构法),差异化、精准化构建“一类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机制,有效引导和推动被考核对象更好履行职责使命。
“一类一策”划分考核对象。根据各单位功能定位和特点,将考核对象分为生产经营单位和协同保障单位两大类别,差异化设置业绩考核系数,分类保障集团整体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
“一业一策”突出考核重点。对不同业务类型单位,围绕功能保障、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合规风控等重点任务,提出差异化权重要求,牵引各单位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功能。对油气勘探开发单位,功能保障指标权重不低于30%;对天然气发电和炼油化工单位,经济效益指标权重不低于40%;对专业技术服务单位,科技创新指标权重不低于20%;对金融服务单位,合规风控指标权重不低于40%。
“一企一策”确定考核指标。针对不同企业主体,根据业务管理需要和短板弱项情况,通过分层级、分阶段等方式,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牵引各单位锻长板、补短板、扩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方面,对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重点考核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对相关单位重点考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项目进展,并分别从权重设置、加回、剔除、加分、晋级等方面强化考核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