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与方向
(2023-12-05 16:04:45)对于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同样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股的混合经济,把发展混合经济当作扩大国有资本支配范围,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加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要稀释国有经济成分,减少国有经济比重,最终去国有化,去公有制。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作推行私有化的一种手段,当作资本主义经济控制、支配、利用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一种形式和手段[3]。笔者认为,对于后一种观点,要旗帜鲜明的予以批判,坚决反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私有化倾向。正如刘国光所指出的,“目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已经大大缩减的情况下(已经缩减到20%),如果继续对所剩不多的大中型国企进行国有股减持和私有股参进的私有股份化改制,世界银行甚至提出到2020年、2030年要把国企股份比例降低到10%,或者实行‘黄金股’,那么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将更加难以维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摇摇欲坠,就要变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4]。
笔者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主要有三点:
第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使基本经济制度运行有效和更加定型。
第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推进国有资本放大 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是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基本导向。在当前国有资本已经没有优势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参股、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实现国有资本功能的放大,增强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第三,鼓励非公所有制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激发经济活力,也是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导向。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对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理论界和实践界,还有一种含混的认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在搞混合经济,可以作为中国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的借鉴。这种认识也是不正确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任何形式的混合经济制度,不管是当代西方混合经济,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混合经济和转轨国家的混合经济,它们都同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密切相关。随着混合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为中心的多种所有制并存,成为混合经济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征。在当代西方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私人所有制,它是西方混合经济制度的核心”[5]。这就是说,西方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与中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本质是不同的,西方的国有经济和混合经济都是服从并服务于占统治地位的私人资本所有制经济的。在中国,占主体和统治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