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江苏模式”:成果“叫得响、可借鉴”
(2023-05-04 11:09:07)改革永远在路上。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拉开序幕。在过往国企改革的关键节点,江苏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江苏的国企改革发展打开了局面,奠定了基础。
“2023年一开年,我们就喊出发展的口号、举起发展的旗帜、释放发展的信号。”李秀斌说,全国各地开年“拼经济”,江苏经济率先好转,江苏的国资国企也要率先高质量发展。
李秀斌说,江苏在全国经济大盘里作用大、分量重,尤其在关键时刻发挥了稳投资、促增长“压舱石”“助推器”作用。新一轮国企改革,江苏国资国企仍然要“挑大梁”“勇立潮头”,为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大局做贡献。
上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恰逢疫情期间,江苏省属国资国企重任于肩、冲锋向前,在疫情防控、能源保供、粮食安全、水安全等方面彰显“硬核”担当。2022年,国信、徐矿、苏豪、惠隆以300万吨储备量,超额完成应急煤炭储备任务。农垦集团夏粮总产连续四年超11亿斤,省内良种市场贡献率超50%。中欧班列克服不利影响实现全年开行1973列,同比增长9.6%,再创新高。
极为不易的三年间,江苏国资系统依然产生了一批叫得响、可借鉴的成果和经验。江苏交控、省国信集团、华泰证券、省高投集团、金陵饭店集团、徐工集团、南京工装等一批省市国企跻身全国同行业前列,其中,徐工集团在工程机械行业连续32年位居国内第一,稳居全球前三;江苏交控、徐矿集团、苏州轴承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全国重点国有企业标杆企业;江苏交控被推荐为全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综合典型。
李秀斌说,国有企业在大考中经受住考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活力,增强了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江苏正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持续发力,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