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谋划新一轮深化改革行动
(2023-04-12 10:11:19)在三年行动全面完成的更高起点上,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谋划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抓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企业要具体分析、结合实际、综合施策,让改革行动在提高核心竞争力中持续深化。
第一,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国有企业需完成“三个新突破”。一是在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要着力解决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投入、人才、转化等突出问题,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巩固优势、补上短板、紧跟前沿,以新型举国体制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新赛道、培育新优势,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主体作用,聚焦国家战略任务,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集群。二是在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优化投入结构,突出科技产出、科技成果、科技转化、科技产业,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速技术迭代升级,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成果收益分享机制。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三是在培育高端科技人才团队上取得新突破。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做好广纳群贤的人才选拔工作。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推进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
第二,加速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要发挥好战略支撑作用,在服务国家大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彰显应有价值。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内部专业化整合,把横向的相应产业通过整合实现“一企一业、一业一企”,提高企业集中度,增强集约化管理。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产业化整合,立足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内部,还要突破现有领域,向全社会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张开双手,用市场化方式进行股权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现代化产业发展。要持续推进国企的重组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力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和主业企业集中,从根本上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进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要将改革三年行动形成的成果固化,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采取建设世界一流的相关行动。一是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厘清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分层分类、动态优化中央企业党委(党组)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加快建设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二是持续优化评价责任机制。健全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全员绩效考核机制,推动中长期激励扩面提质。构建完善全员新型经营责任制,更大力度落实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集团总部原则上实现全覆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三是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注重国企民企的协同发展,支持国有企业适时引入高度匹配、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促进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要求,结合国有企业的战略规划,引导混改企业明确定位、聚焦主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股权、经营、治理、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共同打造现代企业。
(作者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