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应对新挑战薪酬政策应更好发挥双重功能
(2023-01-29 13:45:03)应对当前经济困局,薪酬政策应更好发挥控总量和调结构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在企业效益稳步提升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薪酬总量,发挥好薪酬的基础保障功能;另一方面,在加强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提升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引导性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弥补企业经营短板等方面,需要薪酬政策结构性功能特点更好的发挥,以实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
在发挥薪酬政策总量调节功能的时候,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因势利导。考虑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管控政策、俄乌冲突及其制裁措施、全球政经格局巨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薪酬总量政策要为稳定人才队伍、保障企业平稳发展创造相对稳定的薪酬保障,但也需要对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保持敏感性,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杀鸡取卵。第二,因人而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分包括公有经济和其他非公有经济 ,因此要在总量调控的同时,针对不同环节、不同个体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要求,要因人因企,把握底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紧盯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薪酬政策,体现结构化调整的需求。尽最大努力减缓或者消除客观因素冲击,促进内生动力。第三,总分结合。当前我国人力总量上是适度的,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不是人力供给量上的不足,或者人力流动性不足,而是经济市场上的高端人才需求严重不足。如不解决薪酬结构性的问题,一味大幅提升薪酬总量,以国有企业为例,过高的人工成本会挤占未来合理的利润空间,催生出不合理产品价格,直接降低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引发企业经营不断衰退,甚至亏损直至破产,继而直接减少社会整体就业岗位规模,造成了宏观和微观上的负面效应。第四,契约精神。应对企业发展困局,既要呵护好企业主体积极性,又要保护好员工个体能动性。在总体发展战略和经济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好薪酬政策,将人力资源配置的决定权真正地留给市场,同时,强调战略定位,加大对创新性行业的倾斜,保持对高端人才和非关键岗位的持续性关注。既要保持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
发挥薪酬政策结构性调节功能,“两明确三坚持”是关键。两明确,一是对象明确。结构性调整是薪酬政策的优化和升级,要在总量调控的大原则下,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关键人才和关键岗位做全面分析,指定有针对性的薪酬政策。二是目标明确。明确范围和区间,明确考核指标,注重分类分级,明确适用范围,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细分岗位考核指标和差距,设置合理的绩效占比,围绕提高近期和长期的人工效率指标,提高管理效率和人工效率。
三坚持,一是坚持效率公平兼顾。工资和福利的公平性原则是薪酬政策是否合理的根本要素,要在制定、实施和反馈优化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双方和多方的公平性。平衡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处理好人均与总额的关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平衡好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关系。二是坚持长期主义。薪酬政策结构化功能发挥,制定、实施、效果反馈,与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加强过程控制,动态管理,统筹考虑,实现人力资本的从分释放,经济效益最大化。三是坚持契约化精神。从意识上宣导“契约精神”,需要承诺责任并兑现责任,按岗位职责要求进行履职,也就把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变成契约化管理,把原来的单方约束变成双方对等的约束,清除经营者在管理意识上的顽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作者单位: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