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

(2022-11-07 11:47:41)

近年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了重要引领示范作用。党的领导全面加强,股权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合规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对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对国有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还有利于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01

做强做精主责主业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个别上市公司违背经济规律,盲目铺摊子、乱投资,业务多而不精、规模大而不强,有的更因过度多元化、金融化导致主业空心化、脱实向虚,面临较大风险,给股东利益和市场稳定带来不利影响。长期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对于国企主责主业进行了严格要求,一些业务过于综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进一步进行突出主业的战略调整。


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人力、财力、精力等各项能力都是有限的,多数企业的成功是依托专业化经营。如果画一个十字线,从横向来讲,企业的业务不能太多,要聚焦主业;从纵向来讲,产业链不宜过长,要深耕主业,打造行业龙头。面对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营要更加稳健,围绕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增强核心竞争力。


关注细分市场,寻找最佳赛道。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和落后的企业。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在竞争激烈的过剩行业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通过市场细分,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成为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


加大整合力度,优化上市平台布局。国有企业可将现有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有计划地注入上市公司,同时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解决同业竞争,形成做强做优一批、调整盘活一批、培育储备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


02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近些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需进一步巩固提高。要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突破口,带动公司治理水平整体提升。这离不开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外部推动,更需要上市公司自身作出努力。


维护上市公司独立性,调整优化股权结构。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股东的责权利是有限的。良好的股本结构既不能一股独大,也不能股权过于分散。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特别强调独立性,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大股东尽职尽责,不得损害公司利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支持和鼓励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0%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参与公司治理,使公司加强内部制衡,公开透明地经营。


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做好党委会和“三会一层”有效衔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全面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领导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党委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行权规则。全方位加强独立董事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独立董事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其专业性。


完善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提出,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一方面要重视ESG的信息披露工作,树立主动披露意识;另一方面要推动ESG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建立健全ESG内部制度体系和管理架构,持续加强ESG能力建设。


03

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大量科技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创业资金,成为支持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各类工具,发挥领头羊作用,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进行有效、有目的和高质量的创新。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优秀的企业会尽量平抑减少风险。企业是一个营利组织,受到一定的商业约束,在创新过程中要坚持市场规律,坚持效益导向,深入研究思考,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果。


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实验室建设。我国企业已从模仿创新进入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阶段,不少技术和产品由“跟跑”变为“并跑”,甚至是“领跑”,但仍需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卡脖子”环节取得突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建造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健全激励机制,壮大一流创新人才队伍。在如今的新经济和高科技时代,企业要发展不能只关注土地、厂房、设备、产品、现金,最重要的是看到活生生的人。调动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键在于健全激励机制。要通过设立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员工持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骨干跟投等中长期激励计划,吸引和留住人才,不断壮大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队伍。


04

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近年来,个别上市公司及大股东通过表内外、场内外、本外币等方式盲目融资加大杠杆,步入困局,教训深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充分吸取教训,强化风险意识,提升应对危机的能力。


充分认识风险客观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企业无论大小,在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能帮助企业积极化解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构建风险管控机制,研究风险、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抵御风险,建好风险防火墙,实现风险可控可承担。


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强化合规管理和内部监督,持续提升诚信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严禁财务造假、违规运作和内幕交易,做到依法依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优化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披露信息。


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确保现金流稳定。企业稳健的基础是财务稳健,而财务稳健的核心是现金流充沛。企业要量入为出,归集资金使用,压缩企业的“两金”,即存货资金和应收账款资金,重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追求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


05

促进市场价值实现

上市公司不能只重视产品的客户,也要跟投资的客户进行交流,研究资本市场和公司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抓手,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深化提质增效,夯实价值创造基础。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苦练改革“内功”,在高标准完成三年行动各项任务中促进价值创造,对标同行业一流企业,实现稳产增收、降本节支、管理提升,不断提高营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探索将价值实现因素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依法合规、科学合理推动市场价值实现。


开好业绩说明会,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通过召开高质量的业绩说明会、路演、反路演等多种途径,积极倾听投资者声音;通过股份回购等方式,提升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树立回报股东理念,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坚持长期稳定的分红,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企业收益的机会,尤其要让中小股东有获得感,做一个让投资者信任、让社会认可和尊重的上市公司。


中流击水当奋楫。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进入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截至2022年6月底,中央企业和地方省级层面的改革任务举措完成率均超过95%,三年行动的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国企改革的许多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下一步,我们要把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作为重要抓手,助力推动上市公司争做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依法依规规范运作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表率,利用资本市场汇聚支持国企深化改革的资金,以国企深入改革的红利回报广大投资者,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