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支持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2022-11-07 11:14:10)20世纪90年代,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获得资金支持,尝试进入资本市场,由全资、独资的国有企业向股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转变。1994年中央提出开展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目标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此之前,一些国有企业存在认识和理念上的局限性,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比较难,上市以后就相对容易实现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上市公司应实行“三分开、两独立”。在新的参照系中,上市公司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引入了市场机制和规范治理,现代企业制度真正落地,国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今天我国的国企不是西方想象中的国企,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大多是经过市场化改革的国企,是经过上市化改造的国企,是推行混合所有制后的国企。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上市公司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载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支持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上市。2013年以来,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2.5万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70%和54%,一大批企业以混促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深度转换机制,活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一步支持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这些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场化改革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