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三角一体化需加快,都市圈建设

(2022-09-02 10:18:46)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面临全新要求和诸多挑战。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人口规模接近2.4亿,面积接近36万平方公里,人口是日本的两倍,面积接近日本全国。上海地处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与亚太沿海城市带的交点处,正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如果以日本作为参照,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认为,当前,长三角的都市圈发展还远远不够。


陆铭指出,东京都市圈在130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集聚了超过3700万的人口。与之进行比较的话,上海与紧邻的苏浙中小城市形成的潜在都市圈1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约为3100万。但东京都市圈13000平方公里中大量是山地的情况下,土地开发强度达到33.6%,而上海都市圈在可比范围内基本是平原,土地开发强度低于东京都市圈。


要打开都市圈建设的突破口,必须实现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重点是人口和土地两方面首先,要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流动人口市民化和城市间积分累积互认。陆铭指出,未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需要在三个方面同时发力,促进外来人口的市民化:一是对于长期稳定就业居住的外来人口,确保以实际居住年限和社保缴纳年限为主要标准,加快推进市民化进程;二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大城市之间,率先实现外来人口积分落户同城化累计互认;三是公共服务资源按常住人口进行配置,对暂时未能获得当地户籍的外来人口,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特别是义务教育)均等化。


其次,要增强土地管理的灵活性。在都市圈内进行土地统一规划,突破传统的按城市辖区设置开发强度和城市发展边界的模式,使城市土地开发(特别是轨道和公路沿线开发)适应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并进行动态调整。


陆铭认为,在都市圈可比范围内来看轨道网密度,上海都市圈还有很大建设空间。通过寻找差距,上海急需加强与昆山、太仓、吴江、嘉兴等邻近中小城市的一体化,加快规划建设日常“通勤圈”意义上的“上海都市圈”,既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扩大版,又成为已经提出的“1+8”的“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都市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