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战略意义
(2022-08-10 14:34:10)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划分标准,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主要将国有企业分成三类:商业一类、商业二类与公益类。
其中,
商业一类为市场竞争性最充分的行业与领域;
商业二类除考虑市场竞争外,还强调重大战略意义;公益类则聚焦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等。
从战略定位的角度看,准确认知国企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把国有企业按照自身属性、发展定位与核心功能分成商业类与公益类,并引导其按照不同方向发展,这一改革思路是十分正确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分类改革是国资委对国有企业进一步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探索,是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表现;它有利于明确并有序规划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可以实现监控更精准、考核更精确的目标;对企业来说,分类改革有利于差异化发展路径的形成,能够避开功能定位错位、发展模式粗放、竞争呈现同质化等问题,从而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提质增效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对企业高管与员工来说,分类改革为分类分层评价与分类激励机制的优化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国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可能地增强国企活力与竞争力。
前一篇:国企混改的对策建议试点先行
后一篇:国有企业二分类改革面临的一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