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资监管政策20年演变呈现五大特征:监管手段灵活化

(2024-03-27 15:25:24)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务院国资委的监管方式从以管资产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方式转变,监管方式日趋灵活化。十八大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2015—2016年间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督体系与制度,实现监管主体的多元化,初步实现灵活化。党的十九大对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提出更高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强化监管协同,并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实时动态调整监管方式,实现动态调整的灵活化。
第一阶段为机制创新的灵活化。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的转变,实现监管方式由行政化向法治化、市场化转变,提出实施多样化、创新化的监管手段。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在上述《意见》指导下实现监管方式的转变以及监管手段的创新,建立起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此后,国务院发布多个“关于改进国有资产监管的意见”,对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指导,强调在强化监督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并完善监督机制,在国有企业内部健全问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同时健全改进外派监事会制度、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制度等监督制度,利用好多方监管主体,通过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确保监管的科学有效。
第二阶段为数字应用的灵活化。党的十九大对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的通知》,再次提出对监管手段的创新,在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强化监管力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实时在线的国资监管平台,实现专业化的信息采集、处理及应用,推动监督工作的信息化与专业化。此后国务院国资委相继发布授权放权清单、加快监管职能转变等政策文件,在建立在线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强调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权责清单、监督机制等的动态调整,对各项监管工作、监督追责工作实现信息化全覆盖,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数字化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