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一般呈现方式有哪些?
(2024-03-18 16:59:09)1.
分数直接转换系数。计算方式为考核系数=考核得分÷考核满分,更关注绝对分值的合理性,适用于人数较少且分数差异较小的情况,更显性化体现相对差距,但考核兑现不好控制,使用情况相对较少。
2.
排名直接转换系数。基于考核结果进行排名,根据排名对应系数,规避直接分数过大或过小的问题,如排名在前10%的对应系数1.1,排名在10%-30%的对应系数1.0,这种方式更关注个体在团队内的相对位置,有强制分布的特点,结果好控制。
3.
基于分数与排名对应等级,再转换系数。基于分数和排名一起确定最高等级和最低等级的比例,即各绩效等级同时有排名和得分两个要求,如绩效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且排名在前20%的,可评为“优秀”等级,或绩效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下,且排名为末位10%的,评为“不合格”等级。这种方式一般需要强制分布比例,遵循“271”原则(20%优秀,10%不合格)。
4.
二次赋分后转换成系数。基于实际得分进行赋分,既控制差异,又可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组织绩效或干部绩效结果可能相对适用。有以下两种赋分方式:
方式一:将最高分、最低分赋分,控制得分区间,形成线性关系,其他得分进行等比例确定后赋分(不含不合格情况),如某得分的赋分=实际得分×(最高赋分-最低赋分)/(最高得分-最低得分)),通常应用在等级对应系数的方式中;
方式二:对平均分进行赋分,其他得分基于其与平均分的差异进行赋分,如某得分的赋分=平均分赋分×实际得分/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