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举国体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3-04-11 14:47:01)
“新型举国体制”并非首次出现的一个新词。
2022年9月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穆荣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强化科技工作的中央统筹领导和政府宏观管理职责,就是要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抓战略规划、抓重大专项、抓国家实验室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科技工作,目标是把握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和突破战略高技术国际壁垒,保障战略领域、关键环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但并非所有进行的项目都要采用“举国体制”。《意见》指出,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主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大科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沈家文日前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指出。
“当今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和过去的一个重大变化在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所以并非所有问题都要采取举国体制。比如在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市场主体很积极、活跃,已经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保护好这种动力。”杨宏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今天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些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又面临着打压被‘卡脖子’的领域比如芯片等,就要通过国家力量来助推,需要更好地发挥国家的作用。”杨宏山说。
2022年9月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指出,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
穆荣平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强化科技工作的中央统筹领导和政府宏观管理职责,就是要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抓战略规划、抓重大专项、抓国家实验室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科技工作,目标是把握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和突破战略高技术国际壁垒,保障战略领域、关键环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但并非所有进行的项目都要采用“举国体制”。《意见》指出,坚持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瞄准事关我国产业、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若干重点领域及重大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和核心技术突破口,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主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大科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沈家文日前在人民日报撰文《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指出。
“当今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和过去的一个重大变化在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所以并非所有问题都要采取举国体制。比如在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市场主体很积极、活跃,已经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保护好这种动力。”杨宏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今天提出的新型举国体制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些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又面临着打压被‘卡脖子’的领域比如芯片等,就要通过国家力量来助推,需要更好地发挥国家的作用。”杨宏山说。
前一篇:科技部5年两次重组
后一篇:科技部集中力量解决“卡脖子”难题